】 【打 印】 
以數字經濟為關鍵 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2-08 08:17:30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近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0月,服務進出口總額53445.3億元,同比增長8.7%。1-10月,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2308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2696.1億元,增長10.4%;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9611.9億元,增長7.1%。

  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快速增長,同我國著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勞動者創新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不斷增長。

  顧名思義,知識密集型服務,就是以知識和技術為主體創造附加值的服務,具有勞動投入素質優、附加值高、創新性強等特徵。知識密集型服務快速發展,是我國人口質量紅利不斷顯現的現實反映,也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筆者認為,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不斷向各產業滲透的當下,基於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知識密集型服務的重要內容。

  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快速發展是一個長期趨勢,主要緣於以下兩個因素。一是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商務部發布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我國2022年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件,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如今,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價值體現得越來越明顯,知識產權越來越得到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推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堅實基礎。而在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保護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重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助於激發高素質勞動者的數字創造力和知識創造力,從而助推知識密集型服務快速發展。

  二是我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統計數字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GDP的比重達41.5%。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網絡經濟指數達2739.0,比上年增長39.6%。

  當前,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企業加快推進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能力提升,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各類場景,不僅促進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還增加了服務貿易需求,大大提高了服務的可貿易性。

  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發展,就要充分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切實維護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有效激發技術創新,以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促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與此同時,還要繼續緊扣數字經濟這一重點,圍繞各類場景尋找數實融合的切入點,進一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著力提高服務的可貿易性,從而為知識密集型服務快速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喬瑞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