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封信,一張支票,一位華工的一生
http://www.CRNTT.com   2024-01-25 10:43:43


 
  1900年,卡朋蒂埃問丁龍有什麼願望想要實現,丁龍提出希望在哥大建一個漢學系,讓美國人學習中文,瞭解中華文化。卡朋蒂埃非常感動,後來也陸續跟進捐款約50萬美元,支持丁龍的夢想。

  哥大的椅子,一個誤會?

  在第一次知道“丁龍”的名字後,美國劇作家張西決定深入挖掘他的故事。

  張西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創作出了三萬餘字的劇本《丁龍的夢》。2019年,該劇在波士頓公演,以修建太平洋鐵路為背景,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普通華工在異國他鄉奮鬥的艱辛與堅韌。

  隨著“丁龍”的身世之謎慢慢解開,張西決定重新修正劇本。為了更深入地瞭解丁龍,她聯繫到丁龍的後人,也走訪了卡朋蒂埃的老房子。2023年,北美楓香康州劇社演繹話劇《哥大的椅子》,講述丁龍與卡朋蒂埃之間跨越國界、種族、地位、階層和文化的友情故事。

  是什麼讓兩人的友誼持續一生?在張西看來,這是“以好換好”的結果。丁龍為改善後人的生存和教育環境竭盡全力,他的行為舉止深深影響了卡朋蒂埃。為幫丁龍實現夢想,他幾近傾家蕩產。

  張西分享,話劇名字的來源於一個“誤會”。馬維碩告訴在美國的兒女,讓他們有機會去哥倫比亞大學參觀時,要特別留意一座刻有祖父“馬進隆”名字的椅子。這個誤會來源於老一輩華人不熟悉英語中的一詞多意,混淆了英語表達,把"Chair of Dean Lung Professorship of Chinese"(丁龍漢學榮譽講座教授席位)誤以為是一張實體椅子。正是這個“插曲”給了張西創作的靈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