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互聯網平台不能成為“賣藥江湖”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2:00:09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北京汪女士的母親經常嘴角生瘡,幾天前在網上瀏覽某二手交易平台時,看到一款號稱“口腔潰瘍秘藥”的商品,賣家在商品簡介中稱是“口腔潰瘍散,老一輩傳下來的”“對口舌生瘡等有奇效”,於是下單購買。汪女士發現,該“藥品”屬於“三無”產品。媒體調查發現,不少用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賣藥品,包括已拆封的藥品、國外藥品、“祖傳秘方”、自制中藥以及中藥材等各種內服或外用的藥品,均可通過網上二手交易平台悄然流通。(1月31日《法治日報》)

  長期以來,民間一直有行走江湖的賣藥人。古時賣藥人之普遍不必多說,即使到了零售藥店隨處可見的今天,輾轉多地賣藥仍然成為一些人的營生。在城鄉結合部的菜市場、僻靜的街區、老年人聚集的小區等地方,仍可以看到賣藥人。他們通常擺一個地攤,大喇叭一叫,引來眾多圍觀者。民間賣藥人售賣的藥品常見的有跌打藥丸、點痣神水等,此外還有些宣稱能治各種疑難疾病包括癌症在內的“祖傳秘方”“宮廷秘方”。

  值得警惕的是,網上二手交易平台可能成為賣藥人的新賣場。在網絡上,無論是藥品種類,還是廣告說辭、銷售方式等均與線下如出一轍,相當於賣藥人把擺在菜市場的藥攤搬到了網上。不同的是,網上“藥攤”售賣的產品還增加了已拆封的餘藥和進口藥,也算追求時髦,帶上了些許“現代氣息”。

  藥品是特殊的商品,上市、流通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售賣也有較高的資質要求。目前,我們醫藥購銷相關法律已比較完備。由於藥品經營權要經過審批並取得相應資質,江湖賣藥人已失去了合法存在的空間。並且,“祖傳秘方”或“自制神藥”哪怕效果再好,只要沒有獲准上市,就屬假藥,而私自銷售假藥,更是錯上加錯。當前,民眾對舉報現實生活當中的非法賣藥人,已經較為積極和自覺,菜市場的非法藥攤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

  在網上二手交易平台賣假藥,比在菜市場賣假藥的危害更大。在菜市場賣假藥,影響面有限,但在網上,賣藥人能將假藥賣到全國各地,無論銷售距離還是銷售量,都遠非線下傳統的賣藥方式所能比。互聯網的隱匿性還讓消費維權和執法取證更加困難,假藥冒充其他商品郵遞,發生變質等風險也會陡然增加……凡此種種,均顯示在網上賣假藥的現象值得警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