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擴新基建投資 撐內需促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2:23:40


  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新舊動能加速轉換背景下,投資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去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時,要求“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開年以來,各地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批新老基建項目加速上馬,許多與節能減排相關的能源項目漸次落地: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在四川雅礱江道孚開工、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項目建設助力“東數西算”一體聯網……這些投資項目的穩步推進,不僅為有效需求提供了供給,更直接發揮了投資對於“擴內需、促增長”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牽引與支撐作用。

  新年伊始,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擴建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作為目前湖北省工程最大、投資額最高的單體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該項目不僅拉動地方GDP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更帶動了沿線地區5000人就近就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粵港澳大灣區,為衝刺今年6月順利通車,目前全球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建設項目正加速推進,3000多建設者抓緊鋪裝橋面瀝青、隧道內機電及交通設施安裝等工作。

  “托底經濟”助力穩增長

  為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各地加大力度部署落實2024年重大工程。公開報導顯示,安徽計劃完成逾1300億元的交通建設投資,完工500公里高速公路;貴州計劃完成超800億元的公路水運投資,江蘇、湖南年內也分別安排了2200億元和840億元以上的交通投資。

  開年至今,多個重大項目建設頻傳捷報。其中,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在四川雅礱江道孚縣開工,場址海拔4300米,總裝機容量210萬千瓦,總投資約151億元,設計年發電量29.94億千瓦時。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包括重大項目等在內的基建投資,具有較強的“托底經濟”效果,今年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料雙管齊下,帶動整體投資發揮經濟“穩增長”作用。預計今年專項債限額或略大於去年的3.8萬億元,上述資金將對基建投資形成有力支撐。總體而言,中西部地區傳統基建項目的建設空間依然較大,東部地區“新基建”建設有望取得較快增長,水利、交通、防災和“新基建”項目建設均會有較大發展前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