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四鏈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7:29:21


 
   找准“四鏈融合”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以“四鏈融合”構築現代化產業鏈新基座。當前,我國產業鏈水平和歐美國家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產業基礎能力方面,具體包括底層工業數據和設計軟件、研發設備、測試儀器、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等。為此,應通過“四鏈融合”,重點加大對基礎零部件、關鍵材料、工業軟件、檢驗檢測平台、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協同,組織實施產業基礎能力攻關工程,推動實施重大示範工程,加快補齊產業基礎短板。適應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智能應用場景、工業互聯網平台、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加快構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以“四鏈融合”培育現代化產業鏈新主體。在一個行業中,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是勞動生產率、經濟總量、技術水平、發展態勢、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均具有領先地位的企業,是行業發展的標杆。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不可或缺。要加強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成果供給,增加促進創新成果應用的場景和市場供給,強化支撐產業創新的人才供給,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推動優勢企業以核心技術、知識產權、自主知名品牌、優質獨特產品、標準制定、營銷網絡為依托,增強對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能力,加快成為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具有主導能力的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

  以“四鏈融合”拓展現代化產業鏈新空間。要從時空兩方面統籌抓好產業鏈現代化建設。一方面,要結合短板產業、優勢產業、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發展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科技、金融和人才需求,建立完善相應的科技創新體制、金融服務體制和人力資源供給機制。推動建立適應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等不同產業鏈發展需求的針對性創新研發機制。加強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機制,結合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產業升級發展特點定制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智慧教室等硬件平台,促進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產業發展需求相銜接。另一方面,要統籌推進產業國內有序轉移、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和國際產業合作。推動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在中西部地區建設現代化產業基地,拓展新型工業化的戰略腹地。支持產業准入地與轉出地建立密切配合的統籌協調機制,鼓勵各地區在協同創新、成果轉化、市場准入等方面開展有益探索,加強產業化、市場化的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動四鏈間政策有機銜接、各類主體有效協同,實現要素有序流動、政策同向發力,以良好環境推動深度融合,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優質人才順暢流動,促進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聯動發展,增強產業鏈韌性、競爭力和豐富度。堅持自立自強和開放合作相促進,促進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相銜接,推動全球創新成果在我國孵化轉化應用,在開放合作中形成創新力更強、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盛朝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