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都建巨型蓄洪池 抵禦200年一遇暴雨
http://www.CRNTT.com   2024-02-02 12:43:05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位於北部都會區核心地帶的新田科技城將於年內動工,預計首批居民將於2031年入夥,為應對未來極端天氣,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規劃設計階段,提升新田的整體防洪能力,包括活化與自然化在東、西的兩條主排水道,並設立20萬立方米容量蓄洪池,以應對200年一遇的暴雨。

  排水道融入休憩用地,東河道採用“河畔公園”設計,西河道則活化為景觀河道,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親水體驗,並達至城鄉與環境共融。\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政府將提升新田科技城整體環境效益,除推出一系列環境保育設計外,亦規劃提升區內排水和防洪能力,以應對氣候變化。土木工程拓展署北拓展處處長張家亮昨日表示,新田範圍內現時有東西兩條主排水道,但排洪情況不理想,未來將活化與自然化兩條排水道。東排水道將採用香港少有的“河畔公園”設計,平日供市民休憩使用,遇暴雨時亦具有蓄洪功能;西排水道將改建為景觀河道,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親水體驗。

  土拓署將在兩條排水道上游,即新田公路和粉嶺公路的地底位置,建設20萬立方米的蓄洪池,其容量相當於80個標準泳池,屆時防洪能力將大大提升,達到應對200年一遇暴雨的標準。張家亮表示,現時郊區蓄洪池的標準僅可應對50年一遇的暴雨,而新田科技城蓄洪池將按照最高標準規劃,未來亦會跟隨渠務署檢討相關標準而有所調整。

  設候鳥飛行走廊 城鄉共融

  土拓署北拓展處總工程師王仲邦表示,新田科技城北部部分區域為濕地保育區,將建立一條300米寬度的候鳥飛行走廊,設有建築物發展高度限制,沿路70米寬範圍將設為非建築用地,鄰近濕地保育區35米寬的非建築用地亦將用作景觀緩衝區。區內將保留拉姆薩爾濕地、米埔隴村及米埔村的鷺鳥林、現有的野生動物走廊及彭龍地的成熟林地等,達至城鄉與自然環境共融。

  新田科技城範圍內現時有約126公頃棕地,例如露天倉庫、工場等,以及9個禽畜飼養場,預計未來將會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廈,並清拆飼養場,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同時未來將保留現有鄉村區域,保護鄉村內所有法定古蹟和已獲評級歷史建築,包括大夫第、麟峯文公祠及東山古廟等,並維護通往鄉村的通風廊,納入景觀走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