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數據:垃圾徵費 香港為何難辦
http://www.CRNTT.com   2024-02-21 00:14:07


圖6 2022年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垃圾回收率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7 2013至2022年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雖然垃圾徵費在香港遇到的阻力相當之大,但事實上其在全球多國均有推行先例,特區政府也可從這些經驗中以往鑒來、拾遺補過。如圖6所示,2022年,多個實施垃圾徵費已久的國家或地區,如韓國、台灣和澳洲等均在廢物回收方面表現不俗,回收率基本達到五成或以上。其中,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在九十年代也曾經歷過廢物棄置量急升、垃圾圍城的困境。但韓國政府反應迅速,自1995年起,就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行垃圾徵費,先根據垃圾袋數量收費,繼而拓展至回收廚餘等,後來又加裝監測器以防範非法棄置行為。在垃圾徵費實施後的幾年內,韓國的整體廢物棄置量即迅速銳減四成,首爾的人均垃圾棄置量更是降至0.32公斤。2022年,韓國以高達67.1%的垃圾回收率位居世界首位,真正做到從源頭最大程度減廢。

  反觀香港,綜合圖6、7可知,本地垃圾回收率雖已達32%,但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近十年來卻屢創新高,2018和2021年的人均棄置量都直衝1.53公斤,倘再無明顯改善垃圾量只會越積越多。因此,特區政府實施垃圾徵費的意義非常重大,是推動香港過渡至全民環保型社會的重要轉折點。不過,這絕非一日之功,需要特區政府拿出恆心與耐心,深耕培養公眾的環保意識。以德國為例,當地早自1904年起就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政策,分類回收目前已成為每個德國人的日常。德國政府非常重視對公眾進行環保教育,從學齡前兒童階段起就向公民灌輸環保理念,規定幼兒園的小朋友必須參與垃圾分類操作課程,大學校園內也設有專門的垃圾處理課程與專業,通過多年以來的潛移默化影響,才能成功把垃圾分類刻進德國人的DNA。

  而且,德國的政策也注重透過提供誘因,以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分類回收,如在超市設有自助瓶子回收機,若市民願意分類或將瓶子回收,便可獲得現金——可重復使用的啤酒瓶0.08歐元一個,一次性塑料瓶和易拉罐都是0.25歐元一個。這種建立在獎勵而非懲罰機制上的政策設計思維,也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參考借鑒。例如,可否每月向市民派發一定數量的指定袋,當市民使用的指定袋超出該額度時才需額外自費購買,而不是一上來就要求市民必須自掏腰包;此外,能否用出售指定袋所產生的額外政府收入,以現金回饋的形式獎勵一年內使用指定袋數量低於某個額度的市民,上述這類網民的建言獻策也值得政府聆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