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選擇斷親的年輕人,真的冷漠嗎?
http://www.CRNTT.com   2024-02-15 10:23:51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網評:選擇斷親的年輕人,真的冷漠嗎?

  來源:紅網  作者:叢若男

  春節接近尾聲,“農村悄然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斷親”這一話題在大年初四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互聯網上關於“年輕人為什麼不愛拜年走親戚了?”的討論越來越多。比起過年走流程般的拜年走親戚,以及面對親戚們催婚催育的“魔咒”,不少年輕人選擇獨身到其他地方旅遊,或者乾脆在工作地的出租屋過年。(2月13日 澎湃新聞)

  斷親是一種新的社會學現象。互聯網中所謂的斷親,並非是一種斷絕親戚關係,主要表現為懶於、疏於、不屑於同二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的一種現象,簡單來講就是基本不走親戚。

  年輕人何以選擇斷親?這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年輕人對傳統家庭倫理文化的無聲反抗。

  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遷移流動現象越發普遍,逢年過節見一面的低頻率社交加劇了親戚之間的陌生感,距離上的疏遠讓大部分親戚成為熟悉的陌生人,與其說是年輕人的親戚,不如說是年輕人從上一代手中“繼承”來的親戚。與此同時,在社會生存壓力持續增加、內卷現象愈演愈烈的當下,面對來之不易的假期,在外奔波的年輕人再難將精力分給與陌生親戚之間的無效社交上。

  另一方面,傳統的家庭倫理背景下的家長制文化,展現在年輕人面前的更多是情感道德制高點上的一種捆綁,以及一種居高臨下的“經驗式說教”。家長制傳統的主色調更像一種以愛為名的控制,是上一代用“為你好”為借口,試圖對年輕一代輸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所謂絕對真理。年輕人選擇以斷親的方式整頓已經脫離時代發展的傳統家長制文化,未嘗不是一種家庭關係層面的意識進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