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主黨B計劃傳言再起,米歇爾對決特朗普?
http://www.CRNTT.com   2024-02-18 09:38:56


 
  顯而易見,拉姆斯沃米的這個論調就是一箭多雕:徹底否認拜登的可選性;作為印度裔徹底否認同為印度裔的副總統哈里斯接班的可能性;給民主黨內部特別是非洲裔政治力量內部製造分歧;給外界一種如今民主黨已黔驢技窮、後繼無人的困頓感。從這個角度出發,關於米歇爾參選的傳聞,當然再次提醒我們選舉政治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但更多的只是兩黨之間的某種攻防,而非一種已然需要當真關注的選情走向。

  如果拜登無法參選會發生什麼?

  事物的發展可能更多的是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過程,很多選舉也是如此,從不確定人選到最終確定當選者。不過,對於這樣一場提前九個月就幾乎超前確定兩黨候選人的2024年大選,確定性似乎來得更早,但不確定性都在後面。諸多不確定性之一,的確是兩位高齡可能人選的健康狀況問題。當然,任何選舉、任何時候,包括健康狀況在內的候選人的個人因素都會成為一個關鍵影響因素。2024年大選,因為拜登或特朗普的年齡的確高於以往,所以理性來看這些個人因素產生影響的可能性比以往高,但這並不是說會高到足以必然影響選情的程度。總體而言,拜登繼續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可能性當然還是最大的,也是我們觀察這次選舉的一個基本前提條件。

  不過,到底會不會有其他可能性呢?按照以往美國總統選舉政治的一般理解,如果能夠連任的在任總統主觀上有意願謀求連任、客觀上又不具備任何已被公認的、無法實現連任的障礙,本黨絕大概率不會拒絕再次提名這位在任總統。

  對拜登而言,主觀上顯然要參選,特別是要阻止特朗普再度執政,客觀上的確因為高齡而被質疑甚至本黨也有某些疑慮,但還遠未構成所謂公認的障礙。這也意味著,在健康意義上,未來除非拜登發生了被醫學認定的、被輿論公認的“失能”狀況,否則基本就是他來再次衝刺白宮。甚至,在健康意義上,即便拜登出現了一些突發情況,但至少被認為還可以康復或部分康復,也未必就會停止參選,反而多了些許悲情牌可以打。

  那麼,一旦客觀上上述被公認的情況發生、拜登無法參選,民主黨又會如何處理呢?美國歷史上,在競選期間有換過副總統人選的先例,即1972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治·麥考文(George McGovern)在選擇密蘇裡州國會參議員湯姆·伊格爾頓(Tom Eagleton)19天後,因為後者精神問題而改選他人。比較而言,總統候選人的臨陣換將卻是缺乏歷史經驗的“超綱題”。不過,按照目前美國相關制度和民主黨的相關規則,未來一段時間的情況或許可以做如下分階段的預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