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兩會專訪:李義虎論中央對台精神與兩岸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3-10 00:27:43


 
  一個是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結合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統一進程,我認為這個觀點是屬於戰略規劃層面的,而非一般例行性的政策說法。它不僅對兩岸關係現實有很強的針對性,更是承接二十大報告精神、國家發展戰略(如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旨,是放在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整體運籌中加以謀劃和實行的,兼顧近期與長遠兩個方面,也表達大陸最高層的意志、決心和信心。當然,如何“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我認為它必須根基於二十大報告所說的“增強歷史主動”。二十大報告在開頭就講“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在後面一段論述中,強調四個自信之後,接著強調要有“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對台工作、國家統一事業就需要這種充滿歷史自覺、文化自信和爭取戰略主動的精神和品質,也需要具備這方面的強大能力。所謂“戰略主動”,就是要在反獨和促統兩個方面都主動作為,就是要在爭取島內民心、促使民意基本好轉方面積極作為,就是要在探索和構建國家統一模式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二個是“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對台工作的全面領導,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提升對台工作合力”。中央早就強調過對台工作是全黨的工作、全國的工作,不是哪個部門的工作,也不是哪個方面的事情。所謂“提升合力”就是指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黨全國都來積極做對台工作,各部門、各行業都要協同做對台工作,要善於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涉外等各個領域靶向發力,要善於從不同方面、包括相反方面(如反獨與促融)凝聚力量,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實際效果作為有效目標和衡量標準。這就需要:首先,做好頂層設計,有好的戰略規劃;其次,要有“一盤棋”思想,各部門、各領域、各方面要加強政策統籌,強化協同聯動,把握時、度、效,放大組合效應;對台工作最忌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不要只顧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單位利益,而是要看到全局、顧全大局、服從中央;再有,要強化系統觀念,提升整合能力,善打組合拳,而不要顧此失彼。

  第三個是“要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個重要觀點和論述是中央領導多次提到的,也經常出現在黨代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對台工作會議講話里。經歷多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和台海局勢動蕩,兩岸政治關係處於僵局,兩岸經濟關係遇到障礙,唯有中華文化是兩岸間的最大公約數,作為精神紐帶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衹有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通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兩岸同胞找到最大的“同”,找到“異”中最大的“同”,也才能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中華文化在兩岸關係發展中一直起著根基性和托底性作用,是兩岸關係的“穩定器”,是兩岸民間的最好粘合劑。

  第四個是比較突出強調了支持島內統派力量。雖然這個論點並不是第一次強調提出,但它在目前拿出來專門強調,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二十大報告涉台部分也曾有過類似的重點論述,如強調“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後盾!”這說明,根據對島內政治生態和民意結構變化的情況,衹有島內統派力量是依靠力量,儘管統派團體和人士在島內屬於少數,但他們是非常可貴的,值得珍惜和重視。在這個方面,我們要有“種子”意識和“種子選手”的意識,要從政策、精神和實際層面支持島內統派力量。同時,正如王滬寧講話所說,要“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廣泛團結台灣同胞”,也就是說,“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與“廣泛團結台灣同胞”是辯證統一的,這兩個方面在我們追求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下功夫做出實效。

  第五個是“一年來,對台工作銳意進取、克難前行”這句話。這句話在王滬寧主席講話的開頭就出現,說明中央對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務實的判斷,這就是兩岸關係發展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戰,對台工作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難。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判斷,是把握兩岸關係發展大勢、國家統一前景的重要基礎,是在當下條件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進而在中華民族復興過程中解決好台灣問題、成功實現國家統一的基本前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對台工作會議強調“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台海形勢分析判斷和對台工作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