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面向未來,中非攜手推進多領域人才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4-03-31 12:40:00


 
  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的奔巴島曾是血吸蟲病重度流行區。2017年,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首批專家組進駐奔巴島,為當地帶去防治血吸蟲病的“中國方案”。如今,桑給巴爾血吸蟲病的發病率已從8.92%降到0.64%。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楊坤說,實現消除目標必須依靠當地基層力量,培訓有助於加強基層醫院的血吸蟲病檢測能力,助力盡早實現血吸蟲病消除目標。

  桑給巴爾衛生部官員塞萊·穆罕默德說,自己經常向中方專家學習請教,努力將科學綜合防治方法推廣應用。

  “學好中文就是機遇”

  “如果不是因為學習中文並且拿到獎學金去中國留學,現在我可能還在桑給巴爾的小船上捕魚。”32歲的坦桑尼亞人阿莎·富姆·哈米斯是位於坦桑尼亞首都的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師。

  在從事中文教學的3年裡,哈米斯見證了這個東非國家的“中文熱”。“中文已成為國際語言,學好中文就能為年輕人帶來機遇。”哈米斯說,在她教過的300多名學生中,許多人在當地中國企業找到了體面的工作,還有一些人選擇從事中文教學工作。

  如今,越來越多的坦桑尼亞學生在學習中文後前往中國留學,攻讀工程技術、醫學等專業,為未來就業打下基礎。達累斯薩拉姆大學語言研究專業的學生哈米達·塞夫·阿拉維告訴記者,前往中國留學“是我人生的‘高光時刻’”。

  為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非洲各國孔子學院將中文教育與其他學科融合,推出“中文+”項目,培養適應當地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孔子學院與中國援塞農業技術專家組共同推出“中文+農業技術培訓”項目,農技專家來到孔子學院農業科技園授課並指導實踐。

  “我不僅學會了中國的蔬菜種植技術,也提高了中文,這對我未來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參加項目的學生穆薩·迪奧內說。

  坦桑尼亞國民議會副議長尊古說,孔子學院在促進坦中文化交流、加強人文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幫助當地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推動農業、旅遊等領域發展。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