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未成年人犯罪是誰的失職?
http://www.CRNTT.com   2024-04-09 17:55:41


 
  從這幾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來看,他們在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上存在嚴重缺失。如果學校在日常教育中缺乏道德和法律科普,如果老師對學生的異常行為缺乏敏感,無法及時干預,那麼學校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幫凶”。

  當然,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根源遠不止於家庭和學校。社會環境的變化、網絡信息的泛濫、不良文化的侵蝕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互聯網時代下,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其中不乏暴力、色情等有害內容。如果社會不能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相關部門不能對不良信息及時進行有效過濾,那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只會愈演愈烈。

  回到這起全國關注的邯鄲初中生被殺害案,“殺人償命”等論調甚囂塵上。儘管這3名未成年系有預謀作案,但依據中國現行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他們可能不會面臨最嚴厲的刑事處罰,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而非死刑。這不是在“法外開恩”,而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根本立場。更重要的是,通過這起案件,有關部門要充分傾聽民意,適時適當地調整和完善相關法律規範,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日前在基層調研時表示,要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等嚴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訴條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釋放出了我國司法機關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零容忍態度和嚴格依法懲治的堅定決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信號的釋放,更是對潛在犯罪行為的強烈震懾,尤其警示那些徘徊在犯罪邊緣的未成年人,年齡不是“護身符”,任何觸犯法律底線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打擊。

  從13歲男孩性侵8歲女童警方不予立案,到男孩學校遭霸凌父母討說法被踢出群……一段時間以來,未成年犯罪事件頻發。《人民日報》發文評論稱:“堅決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發勢頭,讓違法者存忌憚,讓守法者得心安。”孩子的成長關係到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更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成為犯罪的犧牲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