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江河入海處 生機正盎然
http://www.CRNTT.com   2024-04-16 10:17:27


 
  “這段時間,許多鳥兒飛到這兒來,開始繁育後代。”保護區生態監測中心副主任趙亞傑說,“3月11日那天,我們在這裡觀察到今年第一只東方白鸛雛鳥破殼而出。”在生態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候鳥的情況清晰可見。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建立,總面積1530平方公里。“東方白鸛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它們來到保護區安家,是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和栖息條件越來越好。”趙亞傑說。

  然而,多年前並非這番景象。2010年,互花米草開始在保護區內迅速擴張。“互花米草嚴重侵占了鹽地碱蓬、海草床等植被的生存空間,鳥類栖息地、覓食地大量減少,影響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說。

  2016年以來,保護區所在地山東東營市聯合中國科學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結合野外實地勘測調查,摸清了黃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機制,探索出“圍淹+刈割”“刈割+翻耕”等治理技術,並陸續實施治理工程,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泛濫的勢頭。

  經過治理,許多鳥兒又飛回來了。“我們借助‘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搭建鳥類動態實時監測系統。”趙亞傑說,“春天正是東方白鸛繁殖的關鍵期,如果監測發現濕地內食物不夠,我們就要及時通過人工增殖等方式確保幼鳥健康安全成長。”截至目前,保護區內共設立35處鳥類監控、49處濕地監控、28處人為活動監控、36處林火監控。今年保護區計劃設立107處視頻監控,實現保護區監控全覆蓋,同時,搭建無人機自動巡航系統,提升保護監管能力。

  近年來,保護區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鳥類種數由建區時的187種增至2023年的373種,其中,觀測到繁殖的東方白鸛幼鳥數已累計超過3000只。

  珠江入海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