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印鷹派稱識別區乃包心菜戰略段數高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18:47:34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記者 黃博寧編譯報道)中國公佈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日本時報》刊登印度鷹派學者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的文章。文章以不實史料將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做法扭曲成要“一步棋幾步走”、“步步為營改變現狀”,“建立實際軍事存在”,最終“不費一槍一炮震懾對手接受中國領土主張”。切拉尼稱,中國的精明讓對手失去招架能力,“以守為攻”的策略將“戰爭罪責”轉嫁到對手身上;最近公佈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就是中國用這種高明段數,謀求東海的一部份。

  文章稱,中國日益增長的地緣政治力量幫助其蠕動式抗張領土。最近公佈的東海識別區威脅了海上以及空中的自由航行原則。中國在與印度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也在慢慢擴張領土。

  文章稱,幾乎沒人明白中國同時對周邊幾個鄰國動手的邏輯。中國是想下大注、“改變現狀”,以控制戰略地段及資源。這種做法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所說的“包心菜策略”:先對領土提出主張,然後多重守護這塊區域,從而拒絕他國進入。

  這種方法穩步推進,以智克敵,可以成功創造“新事實”。該法嚴重混淆了對手的抵抗能力,使其很難做出適當的反應。該法帶有鮮明的中國邊緣政策特點,隱蔽、奇襲,使中方保持主動。

  文章稱,這種辦法總是先製造爭議,通過“侵入”主張出地區的管轄權,然後延長“侵入”的時間和頻率,建立實際軍事存在,最終使對手按中國的方案達成協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