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首次披露殲15彈射試驗 雙座型是亮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16:26:57


中國某型轟炸機彈射試驗照片。(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新聞背景:翱翔九天的飛行員風光無限,但他們所面臨的風險挑戰是顯而易見的。有人說“培養一名飛行員所耗費的黃金等於飛行員的體重”。世界各國都把保護飛行員的生命提升到最高位置。因此,飛行員在訓練作戰過程中,常需要使用緊急救生裝備,確保戰機遇險情況下能快速逃生。火箭彈射座椅是航空防護救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為飛行員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在飛機不可挽回的情況下能使飛行員迅速彈離飛機,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高性能的彈射救生裝備無疑能提高飛行員自信心,使飛行員敢飛精飛,圓滿完成各種高難度的飛行訓練和作戰任務。

  中國海軍網報道,冬日,某試驗場。“砰!”“砰!”驅鳥的槍聲打破了曠野的寧靜,現場氣氛驟然緊張,艦載機“生命方舟”已蓄勢待發!

  作為第一“監護人”的軍代表吳曉君在凜冽寒風中仔細檢查完“仿真飛行員”、頭盔、座艙蓋,會心地望了一眼操作手,轉身撤離了點火點。這一刻,距離國產航母艦載機研製史上首次雙座地面高速彈射試驗,還有5分鐘。

  艦載機著艦對飛機性能、飛行員技術和著艦特種裝置要求極高,對國家工業水平和特種飛行技術是極大考驗。此次實驗的飛行員救生彈射裝備,是飛機故障情況下保護艦載機飛行員安全的“生命方舟”。

  指揮塔內,閃爍的顯示屏前,軍代表與科研人員目光如炬。

  “3分鐘準備!”海裝某軍代室總代表丁春全一聲洪亮的口令,打破了冬日曠野的寧靜。

  駕駛艙內,身著殲-15艦載機飛行服,頭戴頭盔的2名“飛行員”似乎在焦急地等待著那極限救生的刺激。機頭左側,印有艦載機工程標誌的“飛鯊”,在寒風中格外醒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