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報評中國世界經濟分量:4年造大半個德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9 10:02:49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2月6日刊登題為《中國真正的分量》的文章稱,人們對中國的真正狀況知之甚少。對中國之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意義的猜測則很多。“按額外增加的經濟實力計算,亞洲在過去4年中實際上創造出了另一個德國。而中國對此的貢獻達到70%,”新加坡星展銀行在報告中指出。瑞士信貸銀行則提出,如今鑒於中國的出口狀況,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意義和1995年時的美國和歐洲差不多。

  匯豐銀行亞洲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諾伊曼以此為根據問道:“中國實際上有多重要?”他給出的答案是:“即便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減緩至7.4%,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美元需求貢獻也差不多是美國的兩倍。換言之,中國的經濟增速要降到4.25%(人們認為這非常不可能),它的需求才會與美國持平。”

  文章稱,2003年,在世界範圍內還幾乎感受不到中國經濟增速的微小變化。今天則不同。中國經濟增速每改變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世界需求減少或增加900億美元——相當於日本貢獻的1.8倍。“不過,美國經濟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仍相當於中國需求增長的兩倍”。簡而言之,如果中國經濟增速從適度的7%下降至6%,從全球角度看,美國可以通過將自身經濟增速從2%提高至2.5%予以彌補。

  文章指出,從進口角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因為中國要實現增長,首先需要國外的原材料。“如果中國經濟今年增長7.4%,其進口額將增加約800億美元,比歐洲和美國高出約200億美元,”諾伊曼寫道,“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速必須降至5%,它的進口額才會降至美國或歐洲的水平。”

  (消息來源:《參考消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