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軍老兵回憶日本戰俘營生活:難忘中國恩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5 10:41:34


資料圖:戰俘營中的美軍骨瘦如柴,圖為戰爭結束後士兵休息時合影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羅蘭·肯·塔沃裡,91歲高齡,現住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市。1942年,19歲的塔沃裡在菲律賓戰場被俘,後被關押在沈陽盟軍戰俘營裡,戰俘編號是858,在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勞役,直到1945年8月16日獲得解放。返回美國後,曾做新聞記者,並於1955年獲普利策新聞獎。他還曾擔任美國新聞文化總署副署長、公共廣播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等要職。

  初到沈陽的第一個冬天,大批戰俘死亡,屍體只能堆放在庫房裡

  初到沈陽戰俘營時,因為營養嚴重匱乏,我染上腳氣病。雙腳和雙腿就像是火在燒,又仿佛是鋼針扎在發炎的部位,只好把雪敷在腿上來減輕疼痛。發炎的雙腿腫脹得十分厲害,腫脹從腳上開始,沿著雙腿向上發展,等到腫脹的部位發展到身上,人就死了。

  我的病情越來越糟糕,不僅高燒持續幾個月不退,還不停地咳嗽,已經虛弱到無法站立的程度。我被人用擔架抬進了戰俘營醫院的病房。漸漸地,我和我左手邊鋪位的戰友成了老病號,可是我右手邊的鋪位在我住院的6周裡前後換了五六個人,來一個,沒幾天死了,又來一個,又死了……

  戰俘營里根本沒有醫藥,我們所能夠做的事就是等著……時至今日,我腦海裡始終縈繞著那十分痛楚的一幕:我最要好的朋友拖著腫脹的雙腿蹣跚著,嘴裡不停地鼓勵著自己“我能挺過去”,但他還是死了。

  1943年3月寒冷的初春,我們一天就掩埋了176名屍體已經凍硬了的戰友,讓他們安息在滿族人的古老家園,這些戰友們大都是在我們到達後90天的時間內死去的……到冬天結束時,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205人,占所有在押美軍士兵戰俘人數的17%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