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為何對越姿態強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9:22:57


在南中國海西沙群島海域作業的中海油981鑽井平台,被中國漁政船包圍保護。(檔案照片)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持續了長達一周的越南反華暴力抗議和襲擊,雖然越南政府最終迫於中方壓力通過出動大量警力壓制了下去,但中國此次為何選擇在中越爭議海域採取單邊行動部署鑽井平台,加劇南海區域緊張態勢,紐約時報中文網採訪的數位中外學者專家認為,這是習近平治下總體更趨自信和強硬的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而美國對菲律賓的支持力度不大,以及美歐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上的衝突,也起到了一定的外部作用。
 
  美國《紐約時報》5月26日載文《中國為何對越姿態強硬》,文章說,本月初,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將一座巨型鑽井平台拖到了有主權爭議的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中國稱西沙群島)附近。這座鑽井平台距離中國和越南都宣稱主權、但由中國實際控制的西沙群島17海裡,距越南大陸120海裡。越南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宣稱,鑽井平台的移入使越南對中國的憤怒情緒達到了多年以來的最高點。中、越船艦在鑽井平台附近多次發生衝撞並互射水炮。抗議很快蔓延並演變成針對中國工人和工廠的暴力襲擊,導致四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一些廠房被焚燒或夷為平地。
 
  中越在西沙群島問題上的爭端由來已久。不過,和近些年中日、中菲緊張局勢不斷醞釀升級相比,這片海域保持著相對的平靜。中國選擇在此時此地主動出手,引發南海風波升級、中國領海爭端擴大化,令各界驚訝於其姿態之強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Th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多邊主義研究中心(Centre for Multilateralism Studies)主任陳思誠(Tan See Seng)在接受郵件採訪時說,在移動鑽井平台的行動上,中國似乎突然“換檔”,進入了“積極主動”模式,試圖設定議程。
 
  陳思誠說,“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中國不僅正變得更加強勢,也變得積極主動。”而中國過去在這方面的政策多為被動應對。
 
  他認為,中國的東海/南海政策應該是習近平治下總體更趨自信和強硬的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訪問馬尼拉時,對菲律賓給予的支持相對溫和,從某種程度上鼓勵了中國。
 
  他說,奧巴馬給予菲律賓的支持,體現不出他訪問東京時在尖閣諸島(Senkakus,中國稱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問題上所展現的決心。“他稱中國是地區的統治性力量,並敦促中國和菲律賓通過與國際法相一致的外交途徑解決爭端。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可能給中國壯了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