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詳析中日之爭與美國的戰略兩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10:21:42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中日關係近來日趨緊張,舉世關注。從表面上看,這一緊張局勢源於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之爭。但其根本原因,是中日雙方在亞太戰略格局變遷中的利益衝突和博弈。而美國在這一博弈過程中面臨的戰略兩難困境,則為中日關係的發展增添了更加不穩定的變數。最終的結果,不僅關係到三個大國力量的此消彼長,而且將對整個亞太以至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學者分析文章稱,過去幾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國在反恐和經濟危機中的雙重耗損,亞太的戰略平衡發生了根本性的重大變化。首先,亞洲盟主易位。中國首先在經濟上,接著在整體國力上超越了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大國。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通過主動融入——而不是挑戰———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體系而“和平崛起”,使中美關係在經歷了“89風波”和蘇東解體的震蕩之後,發展為經濟上“同船共渡”的相互依賴關係,中美關係也隨之遠遠超出了雙邊關係的範疇:一方面,中美之間的任何問題——匯率、貿易、債務、朝核、人權、網絡以至台灣等——都對世界局勢有著重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中美之間的磋商與協作,世界上任何重大問題——氣候變暖、能源安全、金融秩序、反恐鬥爭、核武擴散以至中東的緊張局面等——都難得到根本解決。

  其結果,是中美雙方都越來越重視彼此的關係。奧巴馬就任以來,美國曾提出“G2”設想;儘管2011年以來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明顯針對中國,但奧巴馬及其閣員都反覆強調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國方面,習近平也明確提出中美之間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主張。可見,隨著雙方實力的此消彼長,中美關係基於新的戰略平衡之上的轉型已不可逆轉。

  在這樣的戰略大背景下,可以看清中日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以及美國面對這一局面的兩難處境。二戰結束後,美國將日本打造為“依附型”盟友。在美國的庇護下,日本獲得迅速發展,但也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長期以來,日本始終處於“1945年陰影”之中。無論在安全、外交、政治、甚至經濟各方面,日本都是世界上唯一不能真正自主的大國。

  在勢不兩立的冷戰以及後來美國一極獨霸期間,日本對美國的依附關係有利於日本的總體發展,畢竟美國為日本提供了安全、政治甚至經濟上的必要保障。但是,隨著世界由美國的一極獨霸向多極化發展,美日“依附型”同盟中的結構性矛盾也日益顯露。日本朝野越來越認識到,在多極世界中,尤其是在美中兩強併立的亞太,美國非但不可能、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全面庇護日本的利益,反而有可能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傷及日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