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稱殲20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影響服役時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3 10:59:11


 
  殲-20殲擊機使用高位梯形機翼,翼展約為13-15米,機翼向機身尾部偏移,機翼後邊緣有襟翼和升降副翼機制。由於缺少尾部水平安定面,殲擊機上使用水平前翼,位於機身兩側的進氣道後面。飛機尾翼由兩個垂直安定面和兩個機腹導流片組成。飛機長約22-23米,機身採用現代戰機傳統布局,頭部是電子設備和飛行員座艙,尾部放置發動機,中部是內部彈藥艙。成飛殲-20在研製時要求最大程度地降低雷達暴露特征,結果對一系列外形特點產生了影響,包括放棄使用大量外掛組件,改用內部彈艙。據一些消息,殲-20淨重約17.6噸,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5噸,能夠攜帶的有效載荷的具體重量不詳。
 
  殲-20配備兩台渦噴發動機。根據一些渠道的消息,首批原型機使用俄制AL-31F發動機,量產型飛機應當配備國產WS-15發動機,這種加力推力不低於 150千牛的發動機應當保證飛機具有相對較高的飛行性能。此前有報道稱,殲-20最大速度應當達到2100千米/小時,能爬升到16000米的高度,航程約3400千米。由於發動機型號的變化,原型機和量產型機的性能可能會有較大區別。
 
  殲-20使用三點式單輪起落架,前支架可以回收,主支架輪徑較大,起落架艙門有典型的齒狀邊緣,旨在散射雷達照射波。美國現代化飛機也使用類似組件。

  出於明顯的原因,中國新型戰機電子戰設備的組成情況沒有披露。有理由認為,殲-20配備多餘度電傳控制系統和現代化瞄准導航系統。這些都是在利用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可能,中國正在為殲-20製造或者將要製造有源相控天線陣機載雷達,以及其他一系列新設備。
 
  根據殲-20試驗樣機的首批照片,可以看到,機翼下缺少武器掛架。另外,飛機上和機腹下發現了艙門,這表明中國新型戰機將和國外最新型殲擊機一樣,使用內部隔艙掛載武器,從而減少飛機面對敵方雷達的暴露特征,提高隱身性能和戰鬥生存能力。可能,量產型殲-20將有能力使用外掛武器,執行各種作戰任務。內置自動機關炮的存在暫時只是一個爭議話題,從現有圖片上來看,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殲-20會得到或失去航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