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飞豹弹射缺陷:比F16慢 一设计极为不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6 10:37:11


資料圖:一架疑似“飛豹”A戰機墜毀渭南沙王大橋西。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環球軍事報道,近來頻繁的墜機事件,讓戰機飛行員逃生成為外界關注的話題。約旦空軍一架F-16戰機24日在敘利亞境內墜毀,飛行員彈射逃生,但隨後被IS武裝綁為人質。而中國一架“飛豹”戰機22日在西安地區墜毀,兩名飛行員不幸犧牲。據介紹,儘管現代戰機都安裝有零-零彈射座椅,但是否能彈射逃生成功,不僅取決於戰機的逃生設備,還要看當時的飛機姿態和速度。

  目前彈射座椅已經發展了三代。第一個發展階段從上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主要是彈道式彈射座椅,即利用滑膛炮的原理把人和座椅作為炮彈射出座艙,然後人椅分離打開救生傘。第二個發展階段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的彈射座椅為火箭彈射座椅,主要是以火箭作為彈射座椅的第二級動力,在第一級動力彈射機構把人椅推出座艙後,再由火箭繼續推動向上運動,使其具有更高的軌跡,這一代彈射座椅解決了零-零彈射救生(即在零高度、零速度狀態下)的問題,也能在飛行速度1100千米/小時的速度下應急彈射。第三代彈射座椅是從60年代中期開始至今。這一代彈射座椅採用速度傳感器,根據彈射時飛機速度的不同,救生程序採取不同的救生模式,縮短救生傘低速開傘的時間,提高不利姿態下的救生成功率。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的現役彈射座椅絕大部分屬於第三代彈射座椅。中國彈射座椅技術一度是航空裝備的薄弱環節,但近十幾年的發展使中國彈射座椅技術獲得突飛猛進,目前被認為是“與世界最先進水平差距最小的航空裝備”。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目前彈射座椅實現零-零彈射,但是並不是任何高度、速度下都能救生成功。例如當飛機高速下墜和出現側滑、側傾倒扣等不利狀態時,戰機需要不同的最低安全彈射高度。

  此外,彈射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例如“飛豹”戰機採用拋蓋彈射方式,即先將座艙蓋拋去,再彈射座椅,要比F-16部分型號採用的穿蓋彈射慢大約0.3-0.4秒。如果“飛豹”這類雙座戰機的兩名飛行員都需彈射,從後艙座艙蓋拋射裝置啟動,到前艙飛行員座椅動作,滯後時間約1秒,對於不利姿態下的逃生極為不利。

  有了逃生設備,也要進行充分訓練,特別是對逃生時機的判斷。國外正在研製最低安全高度預警器,能根據飛機姿態和速度,提醒飛行員最低的安全彈射高度,但目前並未廣泛裝備。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