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殲7戰機彈射救生裝置複雜 1.5秒17動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1 10:06:01


 
  炙熱的青春彈射出質量金獎

  張健的青春伴隨著殲7系列飛機的研製成熟,殲7摘取了我國大型複雜武器裝備的第一枚金牌,也承載著張健生命中最炙熱的歲月。殲7原型機的彈射救生裝置的設計十分複雜,15把鎖必須在1.5秒內按程序做完17個動作,稍有差錯,彈射的飛行員就會命懸一線。而這種救生系統自蘇聯引入國內後,5次使用竟無一彈射成功。

  救生裝置必須改型!成飛決定把座椅改為拋艙蓋彈射的火箭座椅,實現零高度救生,用專用的人椅分離器,分離人椅放出裝在椅內的救生傘。而這項改進也讓包括張健在內的研製人員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要完成新的救生裝置,就必須制定嚴格的攻關程序,反覆論證設計方案,進行大量的地面試驗,在試驗中不斷調整完善。這段時間,年輕的張健全力攻關救生系統課題,經常幾天幾夜不回家,在機身上爬上爬下,無數次嘗試:要麼就趴在座艙裡,不斷地調整、校准、打磨;要麼就坐在機身下,不斷地思考、畫圖、鑽研,終於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幫助技術小組攻關。通過大量的試驗工作,新型彈射救生系統最終得以完善。該救生系統在國內外使用過程中多次彈射救生均獲成功,確保了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於1985年榮獲國家質量金質獎。而經過這次鍛煉,張健也練成了絕佳的手藝,成了響當當的“青年工匠”。

  工匠傳承:

  相信年輕人能做得更好

  轉眼間,張健今年已經55歲了,可他還是在飛機上爬上爬下,動作靈活得還像二三十歲的時候。在前機身的裝配方面,張健早就是公認的標杆和模範,不過他還是願意常常同年輕人打成一片,言傳身教指導年輕人,傳承工匠精神。

  前段時間,還有5年退休的張健特別矛盾。那些日子,他漸漸感覺身體有時吃不消了,可又不願意閑下來,他前思後想,給自己定下了個目標:退休前這5年,必須多帶徒弟,把年輕人都帶出來。張健說:“回頭看看,其實我很普通,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沒別的本事,就是千萬要認真、嚴謹、精益求精,最最重要就是用心。我能做到的,現在這些年輕人這麼聰明,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來源:中國航空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