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40萬噸躺在上海倉庫:中國銅庫存創紀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5 14:21:01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日拍攝的緬甸蒙育瓦附近的萊比塘銅礦項目。(圖片源於網絡)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中國銅庫存上升至紀錄高點引發了意見分歧,分析師和交易商就庫存上升的原因爭論不休。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31日報道,受美元疲軟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樂觀情緒推動,曾在1月跌至6年來低點的銅價本季度上漲12%,一度短暫漲至5000美元/噸以上。但是,投資者正試圖找到總值超過20億美元的40萬噸銅躺在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的原因。一些在大宗商品市場具有影響力的銀行(如美銀美林)的分析師稱,這些庫存標志著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的中國需求仍然疲軟。

  由於銅在電綫、電纜以及建築上的廣泛使用,它被視為中國經濟健康與否的關鍵風向標。同時,銅也是影響某些全球大型礦商命運的關鍵。

  但很多交易商稱,庫存積累背後的原因較為複雜,并不能反映需求疲軟。他們指出,多數銅并未得到上海交易所的擔保,這意味著這些銅沒有正式收據作為後盾。他們提出,庫存上升是受中國冶煉廠的影響,後者簽訂了衍生合約以在銅價疲軟的情況下產生現金流。這使得他們可能在價格反彈的時候處於不利地位。價格反彈將促使冶煉廠把金屬交付給交易所,制造需求疲軟、庫存過多的表象,進而推動價格下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