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土耳其為阿塞拜疆強出頭 美俄立場罕見一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7 08:42:40


 
  進一步的擔憂是,域外國家或會借機介入俄羅斯“勢力範圍”。

  “烏克蘭危機後,周邊盟國已對俄羅斯保持謹慎態度。如果俄羅斯以其一貫作風對納卡進行軍事幹預,那將無疑是火上澆油。”鄭潤宇說,“屆時,俄羅斯的盟國將對其更為戒備,而土耳其和域外國家也將介入其中。因而,俄羅斯必須要保持克制,不直接軍事介入,在衝突區域外形成’隔火帶’,使戰火無法蔓延出來。”

  楊成認為,納卡的主權爭議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未能得以解決,正證明了其複雜性。未來,有世界大國參與的國際化方案仍將是納卡局勢的解決之道。

  1992年,在俄羅斯倡議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歐安組織的前身)成立了由12國組成的明斯克小組,俄美法三國為該小組聯合主席國,有關納卡問題的不同級別談判在明斯克小組框架內陸續舉行。

  “1992年成立的明斯克小組說明納卡問題已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領土糾紛難題。俄羅斯在後蘇聯空間內有更多杠杆,但始終是作為化解衝突的大國之一,而非由其直接主導。俄與亞美尼亞的盟友關系也決定了俄單獨介入不可能獲得阿塞拜疆的認可。因此,當務之急應是盡快重啓在明斯克小組框架內的外長級應急談判,防止危機的持續升級,至少需在最短期限內再次凍結衝突。應該注意的是,應防止這一多邊機制內形成新的兩極結構。”

  但納卡問題是否會獲得盡快解決,楊成的態度并不特別樂觀。“烏克蘭危機之後,俄與西方關系降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雙方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惡化,對後蘇聯空間的爭奪與反爭奪、壓制與反壓制的對立日益常態化。俄與西方可能的持久冷和平,有可能影響到明斯克小組的工作效率。此外,納卡衝突的升級勢必使國力處於下降期的俄羅斯遭遇到又一個外部挑戰,并關乎到與之比鄰的北高加索地區的安定。就迫切性而言,西方要相對超脫一些。這種對衝突敏感度不同的體認,也會妨礙到納卡問題未來的議程設定。美歐‘順水推舟’地推動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的衝突朝’有限、可控’方向發展的可能性,目前不能完全排除。”他說。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