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空軍三天內兩次遠航訓練 專家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17-12-06 09:33:48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中國運-9機群飛抵南海,還是偵察機從華北飛赴黃海東海,都是跨戰區行動。有分析認為,這種跨戰區的訓練任務有利於衝突發生之際,解放軍調動其他戰區兵力。傅前哨說,不同戰區的航空部隊都有遠程、遠海訓練任務。各戰區空軍承擔訓練任務,只有把相應部隊訓練好,最終才能擰成一股繩。

  不論這兩次訓練行動是否與局勢存在巧合,能確定的是,空軍常態化組織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提升了空軍遠程、遠海作戰能力,而且這也意味著空軍要飛得更遠更深。

  遠程作戰能力亟待加強

  傅前哨分析說,加強遠程、遠海訓練是空軍近年發展的重點。之前沒有開展的因素之一是因為缺乏遠程裝備,比如中遠程轟炸機、重型戰鬥機以及加油機、預警機。現在隨著裝備性能的提升、人員訓練水平的提高,空軍在走向遠海的訓練中也會進一步轉型發展。比如從單一機種發展為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加油機以及最新公布的運輸機,按照作戰編隊和保障編隊進行編組。未來規模、編組,還會不斷變化提升。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5日稱,長期以來中國空軍的“阿喀琉斯之踵”是在遠程投送和實戰方面缺乏實踐經驗。不過中國空軍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並開始採取措施彌補短板。新型大型運輸機的投入使用,將有利於搭載遠程部署所需要的裝備、部件和人員。此外,中國正在積極參與國際訓練和實踐行動,為遠程能力提升打下基礎。

  該報道還認為中國軍用裝備的海外銷售也有利於中國空軍海外部署。因為在武器轉讓過程中要進行地面訓練,意味著中國有機會對外國官員、設施甚至語言增進了解。這些接觸都將為中國未來進行海外空軍力量部署創造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