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宙斯盾”登陸,日本打的什麼如意算盤?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09:54:19


 
  就像日本媒體的一位評論員所言,引進陸基“宙斯盾”,不但強化了美國打造的反導體系,還助長了日本擴軍備武的野心;不但喂飽了美國的軍火商,還讓日本軍工企業分得一杯羹。

  “宙斯盾”上岸,是美國利用其盟友,針對制導能力較強的潛在對手,構建全球反導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最終目的就是全方位築起反導體系。陸基和海基“宙斯盾”兼容互補,其防禦距離達5500千米,將在整個導彈飛行時間最長、攔截機會最多、截擊效果最好的中段反導中發揮最可靠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反導效果,最大限度威懾對手。

  三面圍城:

  反導體系有漏洞

  目前,美國及其盟友的反導體系漸呈“三面圍城”之勢——

  “西墻”已築。早在2009年9月,美國政府就推出“歐洲分階段適應性導彈防禦計劃”(EAPP),以保護歐洲大陸免遭潛在敵手的彈道導彈威脅。該計劃第一階段,在土耳其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預警雷達,在地中海部署4艘裝備“宙斯盾”反導系統的美軍軍艦;第二階段,2015年歐洲首個陸基“宙斯盾”系統在羅馬尼亞由美國海軍投入運行,具備發射“標準-3 Block1B”攔截彈的能力;第三階段,2018年第二個陸基“宙斯盾”系統即將在波蘭運行,能發射最新型“標準-3 Block2A”動能攔截彈。

  “東墻”既定。在東亞,目前日本的反導系統主要由陸地上的“愛國者-3”和海基“宙斯盾”系統裝載的“標準-3”早期型反導導彈構成。這兩種導彈的攔截空白,恰可由陸基“宙斯盾”填補。日本將於2023年在東西兩岸各部署一套陸基“宙斯盾”,成為補上“東墻”的最佳選擇,也是亞洲首個部署陸基“宙斯盾”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