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突擊,朝著中國陸軍騰飛的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9-01-21 08:38:04


 
  頭頂旋翼飛轉,記者探頭往下看,機身離地足有五層樓高。

  為了練就降得下、降得准、降得快的硬功夫,突擊隊員們付出了艱辛努力。在該旅採訪時,記者得知某突擊步兵連“4麻袋手套”的故事。

  剛開始摸索繩降方法,官兵們戴的是勞保手套。從十幾米高的空中順著繩子往下跳,握繩力度輕了,著地速度太快,腿腳容易受傷;握繩力度重了,下降過程中摩擦力大,手套和手掌極易磨破。後來,官兵們又嘗試了帆布、羊皮等多種手套。一雙雙沾著血的破手套被收集起來,到全連完全掌握繩降方法時,足足裝滿了4麻袋。該旅副政委王斌說,這些手套是傳統步兵向突擊步兵轉型的最好見證。

  這次演練前一天,記者一行曾到該旅模擬訓練中心體驗飛行駕駛。坐進模擬駕駛艙,密密匝匝的儀表讓人眼花繚亂,前方大屏幕上呈現出戰機飛行時的逼真場景。在飛行員嚴成方的輔助下,幾名記者嘗試著做俯衝、拉升、轉向等動作,僅僅十幾分鐘,大家就先後感到頭部發脹,並伴有眩暈。

  正在這裡指導訓練的上校飛行員陳凱屹介紹說,最難的並不是開直升機,也不是投送兵力,而是與突擊步兵協同完成立體攻防任務。

  飛行員王留根清晰地記得,2017年7月,他與30名新飛行員來空中突擊旅報到,旅長武自強第一次見他們時說的話令大家熱血沸騰:“你們是中國陸軍空中突擊部隊的首批新飛行員,也是這支陸戰新銳的未來與希望!”

  大場次飛行、跨晝夜飛行、複雜氣象條件下飛行……從陸航到空中突擊力量,直升機分隊的指戰員同樣感受到巨大壓力。為加速融合,飛行員汪海洋被派往突擊步兵營當副營長,在與突擊步兵一起摸爬滾打中,對空地協同方法進行研究。

  記者從該旅作訓科了解到,該旅2018年直升機訓練飛行比2017年大幅增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