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各國為何競相列裝氣墊登陸艇
http://www.CRNTT.com   2021-10-09 17:29:11


 
  1997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的布拉風級雙體氣墊護衛艦,也繼承了這一特點。

  這種部署在黑海艦隊的近海作戰平台,排水量達750噸,最大航速55節。艦艏76毫米口徑的火炮、艦橋兩側的四聯裝“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備彈20枚的“壁虎”防空導彈、30毫米口徑的6管火炮、14.5毫米口徑的機槍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講,布拉風級雙體氣墊護衛艦並不算是氣墊登陸艦,而是一種“表面效應”艇,它更像是雙體排水艦艇與氣墊原理的一種“雜糅”,從而集雙體船與氣墊船的雙重優勢於一身。

  與歐洲野牛級這種全墊升式氣墊登陸艦相比,布拉風級雙體氣墊護衛艦更接近於側硬式氣墊船。側硬式氣墊船最主要的特點是艦體兩側有兩片鋼制硬式側壁。與全墊升式氣墊船航行時氣墊都在水面之上不同,這兩片鋼制硬式側壁自始至終插在水中,從而獲得較好的操縱性和航向穩定性。但側硬式氣墊船也有缺點——只能在水上行駛,而不能直接上岸。

  雖然艦艏與艦艉都由柔性充氣“圍裙”包覆,但布拉風級雙體氣墊護衛艦與側硬式氣墊船有著明顯不同——它向前的動力裝置不是大推力風扇,而是傳統的雙軸主螺旋槳。

  這正是氣墊優勢與其他排水艦艇進行“嫁接”的成果。

  在這方面,英國國防部曾試驗過的一型雙體氣墊登陸船更為典型。這型雙體氣墊登陸船直接以瘦長型雙體船為基礎,輔以局部氣墊作為支撐。從外表上看,兩邊的側船體比一般的側硬式氣墊船的側船體明顯要寬。借助這種設計,該型艦船在航行時浮力較大、吃水較淺,據稱在2級海況下也能達到50千米/小時的速度。

  從全墊升式氣墊船到側硬式氣墊船,再到雙體氣墊登陸船,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追求登陸作戰時的高效運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