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國大閱兵展出哪些秘密武器
http://www.CRNTT.com   2023-09-28 10:07:27


無人艇和無人潛航器。
 
  韓國版“薩德”首次公開

  作為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的核心作戰裝備,韓軍正在研發的L-SAM也首次在這次閱兵式上對外公開。該導彈屬於高空防禦武器,負責在50-60公里高空攔截來襲彈道導彈,未來的改進型號將最大攔截高度提高到100公里,更接近美國“薩德”反導系統。L-SAM無法攔截的低空導彈將由“愛國者-2/3”防空反導系統和韓國產M-SAM中程防空導彈改進而來的“天弓-II”反導系統接棒攔截。韓軍認為,一旦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建成,將有較高概率對朝鮮發射的導彈進行多層攔截。

  今年上半年,正在研發的L-SAM進行了第四次試射並取得成功。在這四次試射中,共有3次成功擊中目標導彈。據悉,在第四次試射中,L-SAM導彈採用的是精確引導戰鬥部和“碰撞殺傷”技術,在目標高度成功確定靶彈的發動機並精確撞擊進行摧毀。這也是韓國首次完成相關技術試驗。韓國媒體介紹說,“碰撞殺傷”技術起源於上世紀的海灣戰爭,當時採用破片殺傷戰鬥部的美軍“愛國者”反導系統雖然成功攔截伊拉克的“飛毛腿”彈道導彈,但沒有被完全摧毀的“飛毛腿”導彈落到地面,造成二次傷害。此後美軍開始研發“碰撞殺傷”技術,以確保直接在空中摧毀目標導彈,並將技術應用於目前的“薩德”和“標準-3”等反導導彈上。韓國國防部計劃2024年完成L-SAM後續測試評估及全部研發,2025年開始量產,本世紀20年代末開始批量部署。

  此外,26日閱兵式上展示的由新成立的無人機作戰司令部負責的多型小型無人機也引起了外界關注。其中包括具有隱形功能的小型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遠程偵察用無人機,表明韓軍已具備無人機體系化作戰能力。此外,能監視100公里外目標的中空無人偵察機以及水面無人艇、水下無人航行器也公開亮相。

  韓國新武器“心臟病”遭詬病

  儘管韓國在這次閱兵式上創紀錄地展出了多種武器,但韓國《東亞日報》27日明確點出,當前韓國武器系統還存在缺乏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問題。報導稱,隨著韓國首架自主研發的戰鬥機KF-21即將進入量產,外界對該戰機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但實際上KF-21的“心臟”——發動機是韓國根據從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獲得的F414發動機設計圖在韓國許可生產。因此,說FK-21使用的是美國發動機並不為過。目前世界上衹有6個國家(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烏克蘭)擁有現代航空發動機技術。報導稱,飛機發動機的研發難度與汽車發動機根本不在一個層級。航空發動機需要將重達數十噸的飛機送上天空,並實現超音速飛行。技術挑戰不僅在於承受1500度以上高溫的材料,同時還必須具備可運行數千至數萬小時的可靠性。韓國現在研製的戰鬥機,無論是KF-21還是輕型攻擊機FA-50,使用的都是美國發動機。因此,韓國想向其他國家出口這些戰機,都需要預先獲得美國批准。如果美國說“不”,韓國的出口訂單就只能泡湯了。類似情況還出現在韓國地面主戰裝備上。例如2020年韓國與阿聯酋簽訂K-9自行榴彈炮出口合同時,由於K-9自行榴彈炮使用的是德國發動機,最終因為德國政府禁止該發動機出口到中東多國,導致韓國此番軍火出口被迫中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