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飛翼無人機異軍突起
http://www.CRNTT.com   2024-04-01 11:59:13


安卡-3無人機。
 
  其三,採用飛翼布局的飛行器展弦比一般較大,更容易引發氣動彈性問題導致翼面震顫等,因而對設計、材料、工藝的要求更高。

  以上原因,讓一些研發國的研製人員對飛翼布局“愛恨交織”,一方面對其寄予厚望,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卻因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大多數國家的研製人員仍“不得其門而入”。但總體上看,飛翼布局的優點更加突出,其成功運用於飛行器的增益可以充分彌補其先天的短板。

  從有人機向無人機拓展

  對相關歷史稍加回顧,就不難發現,各國對飛翼布局的研究與探索長期以來一直在繼續。

  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的初創者傑克·諾斯羅普,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就在考慮飛翼布局的應用。20世紀30年代,他與其團隊設計出飛翼驗證機,並於1940年完成首飛。該驗證機的操作穩定性當時並未達標,但考慮到飛翼布局的潛力,美軍還是與傑克·諾斯羅普及其團隊簽訂了研發洲際轟炸機驗證機的合同。

  幾乎在同一時期,德國開始研究飛翼布局在滑翔機上的運用。1944年,德國的霍頓兄弟設計生產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Go-229,其時速、載彈量、突破縱深能力方面都有明顯提升。1945年,20架尚未完工的Go-229A及其最新改進型“霍頓IX”被美軍繳獲,同時落入美國人手中的還有整條生產線、全部技術資料和一大批研究飛翼戰機的德國科學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