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國民認同不如殖民地? 凌友詩深論香港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01:30:10


  
  中評社:那麼回歸前後出現了什麼樣的改變? 

  凌友詩:事情在回歸前後大約十年間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文化人的老去和傳統報業的式微,在台灣接受大學教育歸來的文化人和部勢力逐漸占據文化界、傳媒界。其次是,英國政府逐漸藉由制度的改變而瓦解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比如把東華三院、保良局等士紳慈善機構歸由社會福利署統一資助和管理,降低了華人士紳的能動性;在新界引入雙村長制,使原居民和非原居民各選一村長,衝淡了原居民族長的影響力;大力推動區議會直選,培養政客,為社會塑造無國族意識的民主、自由、人權的新價值觀。 

  不過,最為嚴重的是回歸後特區政府教育政策的失誤。本可培養民族意識、歷史意識、文化意識的中文科和中國歷史科,遭到了破壞;通識教育科也進行得不得要領。故而,給予人們“回歸後國民教育不進反退”的觀感。 

  中評社:我們確實注意到,回歸之後高中生中選修中國歷史的越來越少,當前約6萬名升讀高中的學生中,只有13%在高中修讀中國歷史。並且中途退修不少,真正修到高三畢業的,不足10%。該科目面臨“亡科”,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凌友詩:2000年的課程改革以及2009年的新高中課程,使得初中階段的中史分崩離析,高中階段面臨倒閉關門。中史的學習要有“超越性”、“完整性”和“一貫性”,服膺於歷史教學本身的規律,完整無跳躍性的陳述,切忌碎片化、“他者”化。 

  2000年以前,除了極少數的幾間職業學校,本港幾乎所有初中都設有三年一貫、獨立的中國歷史科。2000年的課程改革,初中學科實行“綜合化”,中史與世界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歸並到“綜合人文科”中。即便有的初中仍然把中史科保留為獨立科目,可是教時減少,不能三年一貫,學生學得很少。另外一點值得關注的是,不以單獨成科的形式教授,或者不能三年一貫制教授的學校,多數是名校,如私立教會學校或政府津貼學校。

  高中階段中國歷史面臨更嚴峻的問題。2000年的課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制的改革,從原來的“5+2”變成了世界通用的“3+3”,二是課程改革。原來的升學考試中,必考是中文、英文、數學三科,另外再選4到7科,所以許多理科生也會選擇中國歷史;改革後,必考科目多了通識教育,自選課目降為2到3科,中國歷史被選中的幾率大大降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