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深度:劉國深縱論兩岸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00:15:02


劉國深教授就兩岸民間交流、兩岸融合發展、如何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兩岸關系出路何在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刻解析(中評社 林艷攝)
 
  兩岸交流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前提 希望早日恢復兩岸學術往來

  廈大台灣研究院曾在台灣設立駐點研究室,開創了兩岸的先河。近年來,大陸赴台學術交流活動幾乎中斷,廈大師生赴台駐點研究的活動也被迫中斷。對此,劉國深表示,兩岸交流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交流互動可以增進雙方的瞭解,提升彼此的互信水準,讓兩岸老百姓有更多耐心去接受兩岸和平雙贏的前景。為了讓我們的研究人員和青年學生到台灣去做研究,而不是隔著海峽在這邊揣測或是看二手資料,廈大台灣研究院在台灣設立駐點研究室,至今已經有十幾年了。兩岸社會各界應該都已看清楚,研究院就是一家學術研究機構,而且已經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一個非常好的平台。這麼多年來,廈門大學的專家學者一直客觀地站在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立場上,去尋求和平共贏,拉近兩岸之間的情感距離,縮小彼此的知識差異。我們的研究人員把台灣老百姓真實的感受描繪和傳遞出來,與大陸分享他們的認知情感價值,同時也與台灣方面分享大陸的情感認知價值。對此,民進黨當局也不會看不到廈大台研院的努力。然而,這支專業研究隊伍的學者至今為止不能正常去台灣交流,這真的損失非常大。學術界要走在最前面,我們希望盡快恢復兩岸學術往來。事實上,我們也看到,90年代前後因為大陸第一批專家學者和新聞界人士先行赴台,帶動了其他領域的交流互動。目前我們也做了很多努力爭取去台灣交流,但透過私下場合瞭解到的情況是還不能去,台灣當局尚未開放。兩岸之間不溝通,老死不相往來,這樣會拉近距離嗎?會變得更和平嗎?

  台灣問題最終是國家治理問題 在融合發展過程中不斷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劉國深表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直至兩岸最終實現完全的統一,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兩岸關係問題不是領土主權的問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可以見諸雙方各自的法理和規定,因此兩岸關係發展最終是國家治理問題。國家在治理台灣地區的過程中,必然要在經濟、社會、文化、人員交往等各個方面有一個磨合過程,這實際上就是融合的過程。融合發展過程對於兩岸之間曾經受到傷害的血脈及肌體愈合至關重要,是一個血肉重新愈合、血脈重新連通的過程,也是海峽兩岸逐步正常化的過程。因此,融合發展一定要有比較好的環境,尤其是在台灣方面目前配合度不高的情況下,我們要主動進行管控,“上好夾板,綁緊綳帶”,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空間和環境,讓兩岸“骨折”處盡快愈合。相信兩岸民間社會發展一定會使兩岸瞭解和互信基礎進一步形成,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解決台灣方面所關切的各種問題,最終在兩岸的內政和對外參與活動空間方面作出適當的合情合理安排。

  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到深化“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劉國深認為,強調“各領域”推進融合發展是負責任的表現,東方不亮西方亮,相互促進。一方面,它有聯動性,有些環節沒有解決好就會影響全局;另一方面,每個領域都有其自身規律、特色和具體情況,如果各個領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能夠發揮出來,對於早日實現兩岸最終統一是有幫助的。因此兩岸融合發展只抓幾個領域是不夠的,而是要強調各領域方方面面的融合,並且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讓兩岸人民在交流交往中,盡可能做到無死角的融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