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海大學顏宏偉:教育新南向不能排除西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00:33:24


台灣東海大學國際長兼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教授顏宏偉。(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台中9月12日電(記者 林谷隆)台灣東海大學國際長兼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教授顏宏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個學期中台灣學校招收陸生的狀況並沒有受到兩岸情勢影響,但是南部跟北部的衝擊比較大,也影響了兩岸科教交流。新政府推動新南向不能完全排除西進,新南向政策跟兩岸政策不能是競爭關係,因為印尼跟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受大陸影響很大。

  顏宏偉,美國克萊門森州立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生物系統工程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教授,在今年二月接掌東海國際教育合作處,擔任東海國際長。

  顏宏偉透露,根據了解中台灣大學在今年陸生報到,普遍都沒有受到太大衝擊,不過確實有些大陸高校不願意派學生到南部,因為色彩比較明顯。另外,北部大學因受到政治氛圍影響,有一所北部私立大學,大陸學位生名額超過一百人,很有指標性,就傳出今年該校狀況比較差。

  顏宏偉表示,東海大學招收的大陸學位生沒有影響,核定名額有96人,實際報到有93人,研究生名額有20人,實際報到有18人,交換生則有412位,跟以往相比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整體而言東海今年招收陸生的狀況,受到520的影響不大。當中最特別是93個大陸學位生,浙江省來了40人,幾乎佔了一半,這是很特別現象。

  520後兩岸關係發展停滯,這對兩岸科學教育交流是否會帶來影響?

  顏宏偉回答,台灣去大陸應該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大陸來台灣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來訪者如果有行政職,所以現在如果大陸985的名校校長來訪,審批時間還花得比以往來多,東海大學近期會與人民大學跟北京理工大學簽訂姊妹校,對方學校的人員就說如果沒有在學期初申請,可能時程會來不及,所以最後決定東海校長飛到北京簽署,這樣比較省事。

  顏宏偉透露,他在七月初有帶團到人民大學交流,感受起來目前大陸高校對兩岸交流比較謹慎一點,這對兩岸科技交流一定會產生影響,假如情勢沒變化,預測可能會慢慢降溫,特別是需要官方支持的活動可能會減緩或停擺。

  對於新政府推動新南向教育政策的看法?

  顏宏偉表示,東海大學今年執行印尼的“台灣教育中心”,負責台灣學校在印尼招生的主辦學校,所以最近到台北開了好幾次會,提了很多建言,“教育部”或是新政府對新南向一定會提出跟以往不同的政策,所謂的新南向就是“舊南向”再延升。

  顏宏偉強調,他的建議是“新南向政策不能完全排除西進”,因為不管印尼跟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受到大陸影響很大,疏忽跟對岸保持良好關係,新南向也不會這麼容易推動,所以新南向政策跟兩岸政策不能是競爭關係,必須是相互扶持的關係。

  此外,顏宏偉也建議,新政府推動新南向想要把台商送到東南亞,把東南亞的學生帶進來台灣,不能忽略台灣與東南亞高中的互動,其實兩地高中保持緊密交流,這些東南亞國家學生就有機會來台灣讀大學。

  顏宏偉透露,印尼有2億5千萬人,大概有2000萬華裔,普遍華裔子弟都不太會講中文,但是一年印尼只有數百位華僑子弟來台求學,其實連華僑都沒有吸收完畢,如果連華裔子弟都不來,更遑論講吸收印尼當地的學生,但更重要是台灣有多少學校可以提供穆斯林餐廳、祈禱室等不同宗教文化的需求。

  顏宏偉說,推動新南向政策是一定有機會,做出一些成效,但這都需要錢,當所提供獎學生沒有時,人數就會掉下來,新南向沒有辦法切割教育、經貿等領域,如果沒有結合,不然東南亞學生來了,未來還是要處理就業問題,所以新南向不能切割成哪個部門負責,需要建議一個平台,讓次長級官員組織來推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