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整體效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7-09 16:15:51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關乎億萬群眾的福祉。一段時間以來,圍繞“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一體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完善和效能提升,我國深入實施質量優化計劃,全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並取得顯著成效。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有效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整體效能,更好地推動不同層級政府、監管部門的協調、整合與系統性,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對26大類1.86萬種工業產品進行全面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對103種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平均質量合格率達到90%以上。也應看到,當前還存在質量安全監管“碎片化”、一些地方的質量監管理念不強、質量安全監管的資源和職能分配分散等問題。對此,須理性分析,找准合適的政策著力點。

  一要加強整體性治理。應做好質量監管工作的頂層設計,加強中央政府和綜合協調部門對地方的監管力度。此前印發的《“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提出,要加強監管聯動,協同試行更高水平更大範圍的“跨省通辦”、聯合執法等措施。應將質量安全監管協同合作效果與政府績效掛鈎,激發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間資源共享和協調合作的積極性。在政府統籌主導下,構建企業、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消費者等多元主體合作治理的質量安全監管網格,釐清各主體職能職責,促進多元監管力量攥指成拳,合力形成質量安全監管格局。

  二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應以信用賦能質量安全監管,將企業社會信用評級與服務、產品質量掛鈎,依據企業不同信用等級進行分級分類質量安全監管。應實行質量信用黑名單制度,健全失信懲戒響應和反饋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市場約束作用。實施質量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推動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從而促進國內外市場相互認證認可,加強國際合作,以國際市場競爭推動質量安全監管再上新台階。

  三要縱深推進數字化改革。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會帶來質量安全監管的數字化。數據是質量安全監管必須依托的戰略資源。應以大數據建設為抓手,推動質量監管大數據中心建設,以國家質量監管數據中心為核心,實現各地質量監管數據的匯集。應依托大數據中心,健全數據統一共享和交換機制,實現質量安全監管信息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互認共享。聚焦產品和企業質量數據,以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繪制質量安全監管“全景圖”,打造全鏈條、精細化、動態實時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虎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