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鏡頭:桃園中壢馬祖新村滿滿文青味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00:17:43


馬祖新村如今成文創基地,週末都會有年輕人走入。(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7月31日電(記者 鄭羿菲)桃園馬祖新村是桃園市保存最完整的三大眷村之一,早年安置駐守在前線馬祖官兵的在台眷屬,又有“將軍村”之稱,後來眷村改建,桃園市政府規劃為眷村文創園區,如今走過兩岸戰時緊張態勢,成為文青味滿滿的文創基地,品咖啡、體驗各種手作、嚐眷村菜餚、逛市集,週末都吸引不少年輕人走入當年的眷村,體會當年的眷村文化。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龍岡地區的馬祖新村,1956年由婦聯會發起籌建,早期是專為駐守馬祖外島84師安心守衛,特別安置他們的在台眷屬建設的眷舍,如今每逢週末總是有文創市集吸引年輕人走進馬祖新村,體驗精油、木工、冰棒、皮件等琳瑯滿目的手作課程。下雨的午後,坐在當年眷村建築內,邊品咖啡邊做手作、賞雨,好不愜意、文青味滿滿。

  馬祖新村文化園區佔地39公頃,並不十分大,繞走一圈約10多分鐘,但若要認真逛小店、走故事館瞭解眷村歷史,可能得花上一個下午。逛累了,村內也有眷村口味餐廳,來一份新台幣340元的東美茶香紅燒肉,在老眷村裡享用眷村美食也是特別的體驗。

  馬祖新村並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是當年蔣宋美齡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為穩定軍心,提出安置這些駐守在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需求,而建造了現在的馬祖新村。第一批眷舍就在1957年完成,分配給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與眷屬居住,而成為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居民也從原本預計的76戶擴大成後來約有226戶。

  走入馬祖新村,放射狀的眷舍分甲、乙、丙級,分配將、校及尉級軍官,數十年來,將、校、尉官雲集,榮景一時,不論是哪個等級的眷舍,都擁有自己的庭院,每一家的景觀各不相同。

  紅磚、紅白門、綠窗框是馬祖新村的建築特色。來訪漫遊取景,彷彿穿越回到那個年代,馬祖新村裡分享著曾經在這裡發生故事,展示舊時的文物,讓旅人能與歷史過往連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