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夏寶龍:以史為鑒 譜寫香港民主新篇章
http://www.CRNTT.com   2021-12-07 00:26:03


 

  一是充分彰顯了新選舉制度的廣泛代表性。立法會是民意代表機關,其組成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新選舉制度吸引了更多人參選,其中大部分人是新面孔,呈現出新氣象。從候選人的背景情況看,既有商界、學界、專業界精英翹楚,又有來自社會基層的勞工、職員、中小企業經營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又有講普通話的“港漂”、台灣出生的人士、加入中國籍的“老外”;既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參政者,又有充滿衝勁和創新力的新一代年輕人。總體而言,參選者多元化的背景可謂前所未有。居住公屋和“劏房”的人士、巴士車長、註冊電工等成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這在香港過去是沒有的。

  二是充分彰顯了新選舉制度的政治包容性。這次選舉不是“單聲道”,候選人來自不同的政治團體、政治派別,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譜,持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抱負。多名持有不同政見和主張的人士,都成功獲得了提名。他們中有政團支持的參選人士,也有自行參選的獨立人士,他們和所有立法會選舉候選人一樣,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體現了新選舉制度的最大開放包容程度。

  三是充分彰顯了新選舉制度的均衡參與性。新的選舉制度將立法會議席分為三大板塊,組成結構得到優化,使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均有代表參與立法機關,從而確保了政治參與的均衡度,也確保了利益兼顧。香港資本主義發展至今,已經積累了許多矛盾,客觀上需要立法會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和各界別的不同利益,特別是在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更好地平衡香港的整體利益、界別利益和地區利益。新選舉制度切合這一需要,更能反映民意,也更符合香港實際。

  四是充分彰顯了新選舉制度的公平競爭性。這次立法會選舉,全部90個席位都有競爭,沒有可以自動當選的。這是香港回歸以來從未有過的。可以說,“區區有競爭,個個界別有得選”。更重要的是,新選舉制度使得競選活動更加理性、公平、有序,更加注重民生和發展議題,更加注重參選人的能力和素質展示。正如一些香港市民所說,香港過去很長的一段時期,盲目追求西方式民主,但實際上帶給香港社會的並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社會分化、惡鬥,導致社會失序、經濟失衡、管治失效的危機,香港“黑暴”帶來的慘狀歷歷在目,是我們心中的痛,香港居民並沒有真正享受到民主。新選舉制度,使選舉回歸良性競爭,為我們香港人謀實惠、謀福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