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優化政策挖掘更多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5-12 08:55:24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近年來,海南離島免稅經濟發展迅速,北京加快落實國家免稅店創新政策,上海支持免稅品經營企業增設市內免稅店,廣州積極爭取政策設立市內免稅店……免稅經濟蓬勃發展,對擴大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降低貿易門檻,促進商品流通。通過大力發展免稅經濟,縮小國際品牌境內外價差、提升遊客不出國即可享受免稅購物的體驗,推動免稅行業高水平發展,集聚更多優質消費資源,加速經濟恢復改善貿易環境。
  
  其次,吸引消費回流,促進消費增長。文旅部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出境遊客數量達到1.5億人次,國內外旅遊總收入達到6.63萬億元。發展免稅經濟,有助於實現消費回流、把購買力留在國內,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再次,增強旅遊業綜合效應,帶動區域經濟發展。2021年,疫情之下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人次仍然增長49.8%。免稅經濟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同時,還能推動餐飲、住宿等上下遊行業發展,增強區域競爭力。
  
  此外,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零稅率的商品交換條件消除了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有利於各國發揮比較優勢,提高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當前,我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支出呈持續增長態勢,人們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消費方式逐漸多樣化。在經濟向好以及社會消費意願上升的環境下,我國免稅品市場前景廣闊。但也要看到,我國免稅業起步較晚、發展不夠充分。目前我國免稅購物場所仍然以機場免稅店為主,市內免稅購物受惠有限,國際上已普遍實施的購物退稅等政策在我國還未廣泛普及和有效運用,中高端商品消費尚未大量回流。因此,應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立足國情,不斷發掘免稅經濟的發展潛力。
  
  優化放寬免稅政策,適度調整市場格局。適度調整免稅政策範圍的商品品種,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程度放開數量限制,放寬購物額度限制,擴大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以更加優惠的措施促進高端免稅商品的銷售,滿足高端遊客的消費需求。
  
  擴大免稅貨物進貨渠道,降低免稅商品採購成本。在加強合法嚴格監管的同時,為免稅商品的採購、提取、通關等各個環節提供更多選擇方式和便利條件,在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建設更多免稅店。
  
  適度放開市場限制,增加免稅商品供給。吸引更多商家加入免稅行業,盡量放寬免稅品經營特許權;改革免稅店運營招標方式,以更加市場化的形式推進免稅行業健康發展。
  
  適度增加市內免稅購物場所,提升旅客購買免稅商品的便利性。探索把海南離島免稅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旅遊地區,在具有相同資源和條件的地區發展新的離島免稅經濟。
  
  借鑒國際免稅制度經驗,優化免稅行業布局。在已有的機場中增加免稅店數量,在新建的機場中及早設計入駐免稅店,同時在免稅店的招標要求和地段建設等方面提供方便。
  
  提高國產品牌競爭力,打造國產免稅銷售平台。注重中國品牌展示與推廣,推動免稅經濟與中國品牌協同發展。將更多地方特色和名優產品列入退稅商品目錄、引入免稅零售渠道,拉動本土品牌產品消費。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尹志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