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96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8-01 00:18:40


 
  本期“智庫思潮”欄目刊發了《文明競爭與“新型禮治秩序”的構建》一文,作者薛力(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表示,世界正在進入文明競爭的長時段,崛起中的中國必然會有自己的世界秩序主張,結合中國的文明特徵,構建“新型禮治秩序”是中國外交方略的合適選項。

  本期“智庫分析”欄目刊發了《全國統一大市場下內地與香港防疫政策銜接之路》一文,作者劉向東(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行政管理研究生)、馮澤華(廣東工業大學廣州數據法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表示,因內地與香港防疫政策差異而無法實現常態化通關,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流動受到長期阻隔。儘快推進兩地防疫政策銜接,化“就地抗疫”為“聯合抗疫”,是恢復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當務之急。當前,內地與香港在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救治方式以及防疫“雙碼”等維度存在顯著不同,防疫政策的內在張力使得兩地接軌“通關”遙遙無期,加劇香港與祖國內地的離心效應,更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進程。基於此,兩地應當凝聚疫情防控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基本共識,以此作為調適防疫政策的價值導向,並在此基礎上形塑內地與香港防疫政策銜接的法治進路。

  本期“智庫研究”欄目刊發了《試析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民粹主義現象》一文,作者齊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表示,20 世紀80 年代末,台灣地區在國民黨當局領導下基本實現了經濟現代化。因受島內外局勢壓力影響,台灣當局結束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令,黨禁、報禁隨之開放,民主改革得以開展,威權體制開始向民主體制過渡,台灣政治民主化進程由此開啟。但是,在這一進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其中民粹主義成為台灣民主政治中突出的政治現象。本文擬探究民粹主義的內涵及其在台灣的表現,並在此基礎上比較民粹主義與民主主義二者關係,進而探析台灣民粹主義的緣起及其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分析,以期理解台灣民主化進程以及台灣民粹主義的實質。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美台軍事合作新重點:後備戰力》一文,作者曾曉栩(廈門市台灣學會秘書長)表示,美國政府《2022 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新增加了加強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地區合作內容,以提升台灣地區自我防衛能力為由,明確要求美國國防部長在2022 年2 月15 日之前提交提升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合作的報告。這意味著後備戰力將成為美台軍事合作的新重點。美國加大對台的軍事合作是為了增加台自身防衛能力以減少美國身陷其中,既達到牽制、制衡中國的目的,又用台灣地區的軍事資源為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競爭服務。台灣地區更多的平民百姓將被捆綁在一起為美國利益效勞,台灣地區被當作棋子和過河小卒子的角色和命運更加變本加厲。美國深度插手台灣地區防務,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國家主權、破壞台海和平,在新一年里台海局勢將進一步復雜嚴峻,與民進黨謀“獨”挑釁及外部勢力插手干預的鬥爭將更尖銳、更激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