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凌翔:大國間的競爭是沒有盡頭的馬拉松
http://www.CRNTT.com   2023-06-20 00:48:41


烏凌翔。(中評社 俞敦平攝)
 
  烏凌翔認為,半導體產業版圖的重組從2018年川普對中發動的貿易戰開始,他也認為美中的貿易戰本質上就是場科技戰,而半導體產業正是其中的核心和稀土、電池和醫藥被美國視為重要的戰略產業,而半導體產業的重組則是2021年拜登政府才正式提出。

  烏凌翔認為,宣傳和認知作戰的重要性,在半導體產業的版圖上也造成影響,他舉從經濟學人開始諸多的外國主流媒體開始把台灣形容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他認為實際上台灣和南韓相比或許沒那麼危險,他認為跟朝鮮政權比起來,中國政權是更能溝通的對象,但是這樣媒體共同將台灣視為危險地區的行為,會產生兩個效果,一個是逼得例如台積電等公司在客戶的壓力下必須出去設廠,二是外資對於台灣的投資也會採取保留態度,他開玩笑的說台灣媒體們應該努力的寫,台灣半導體最大競爭對手韓國才是世界上最危險得地方。

  烏凌翔表示,台灣的機會和挑戰,要先理解日前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台灣演說中所說,半導體可以不在台灣製造這句話的背後意涵,因為瞭解了這句話才能瞭解供應鏈的概念。烏凌翔認為,供應鏈如果不談需求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才有黃仁勳說中國的市場不可取代,但半導體可以不在台灣製造的說法,他認為供應鏈除了需求是幾乎無可取代之外,是由製造基地和物流兩大部分構成,而對於體積小又輕的半導體來說,物流並不是重點,儘管就目前狀況來看,台灣做為世界先進半導體製造基地的地位短期內很難被動搖,但是半導體供應鏈去台化的過程,仍然開始緩緩的持續推動。他舉台積電副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在台積電法說會中說明,要在2027年達成先進製程20%在台灣以外生產的說法,表示台灣還是要注意。

  對於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重組下的機會,烏凌翔表示,台灣有不少的半導體設備商,是有機會得利於其他國家的廠商擴廠產生的需求。他表示關於IC設計可以參考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的IC設計產業白皮書,至於整體半導體產業,他希望政府能提出長期引導產業發展的政策,最後他引用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於其著作無煙硝的戰場提到的策略,來建議政府如何面對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重組,分別為厚植實力、知己知彼然後最後要知天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