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龐建國:中國模式與孫中山思想相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1 00:26:52  


 
  “中國模式”與孫中山思想“驚人相似”

  “台灣經驗”與孫中山思想密不可分。蔣經國過世之前,國民黨政府在台灣推動發展建設,其整體發展路線和制度設計,基本上依循了三民主義的方針。

  孫中山思想不僅是台灣經驗的依據,更與中國大陸摸索出來的“中國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龐建國在研究中發現的有趣現象。

  綜合大陸學者的論述,龐建國將“中國模式”所主張的發展路線和制度設計,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經濟方面,採取因時因地而制宜的混合型經濟體制,積極參與國際市場,與世界接軌,在促進經濟成長的同時,注意分配的問題,防止貧富差距擴大;

  政治方面,建立強而有力的國家機關,施行高效治理,先尋求政治穩定,以利經濟發展,再順應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條件的改善,適時進行以民主治理和善政為目標的政府自身改革;

  社會文化方面,尊重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家庭倫理和鄰里關係,但也必須向國外學習,引進值得學習的觀念和制度,使“內生性”和“移植性”有效結合。

  龐建國告訴中評社記者:“中國模式”以上這些特點,與百年前孫中山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看法,有着“驚人的相似性”,幾乎如出一轍:

  第一,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明確反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路線,但也主張維護私人產權和發揮市場機能,同時對先進國家開放,向西方學習,並歡迎外資。不過,不是無條件的開放、盲目的學習、無計劃吸收外資,而是要維持國家經濟命脈的獨立自主,投資到生產性的事業,並保障經濟制度的公平和財富分配的均等。

  第二,孫中山的“民權主義”認為民主政治是人類社會必然的趨勢,但民主政治的開展需要社會經濟條件的支持。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是無法建立穩固的民主的。孫中山在參照歐美經驗的同時,也清楚認識到中國的國情,在憲政體制上,不受限於西方總統制或內閣制的成例,而是參考中國古代的治政制度,形成“五權憲法”的憲政體制。

  第三,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採取了持平包容的態度,認為必須恢復中國固有的道德和智識,但並未因此而成為反文化帝國主義論者,主張“恢復我一切國粹之後,還要去學歐美之所長”。

  這豈不正是“中國模式”基本的思維理路?因此,龐建國認為,孫中山思想對於“中國模式”的未來演進,極具參考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