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蔡英文全代會致詞預告新論述(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4 15:43:15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全代會中致詞。(中評社 黃筱筠攝)
 
  這一年來,各項指標都顯示,台灣正在變好。景氣持續在回溫,經濟成長的幅度超越了過去的預測。股市萬點超過一百天,打破歷史紀錄。

  經濟指標好轉,我們所強調的“分配”問題,也在改善。這個月,在政府宣布對軍公教加薪之後,工商界也紛紛跟進。一個正向的循環正在展開。

  現在,我們新的“閣揆”,賴清德同志,所帶領的行政團隊,也已經就定位。各位對他一定不陌生。這一段時間來,這個“做實事”的“內閣”,已經展現他們的行動力。在這裡,我要再一次謝謝他,謝謝他願意承擔。新“閣揆”、新局面,民進黨所率領的執政團隊一定會站在既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奮鬥不懈。

  各位黨員同志,從以前到現在,我們民主進步黨從來都不怕困難跟挑戰,我們民主進步黨也從來都不怕外在環境的變化。<n

  回顧台灣三十年的歷史,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民進黨都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奮鬥。

  不過,我們不會活在過去。勇敢承擔台灣的未來,存在於我們每一個民進黨人的血液裡。以前,每當外部和內部環境產生巨大變化時,民進黨就會形成新的論述,帶領台灣走向新方向。

  各位同志,現在時候到了。而且,我主張,民進黨這次所形成的新論述必須精確回應以下四個變化:

  首先,世界的變化。有別於創黨時期的冷戰結構,如今,多元的國際情勢取代了兩極化的格局。過去陣營之間的劃分,已經難以適用於現今全球政治的動態關係。民進黨必須跳脫舊框架,重新審視台灣在世界以及地緣政治之中的戰略定位。這就是為什麼,從我去年上任以來,就立刻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原因。

  第二,中國的變化。現在的中國跟創黨時期已經很不一樣。中國的崛起,是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必須謹慎面對的趨勢。情緒式的仇恨,或者一味地討好,都無法誠實正視中國的崛起和發展。我們必須在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及主權的原則下,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民進黨人重要使命。

  第三,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跟創黨時期相比,生產及資本,在這三十年來不管在產業型態、公司組織、貿易投資、勞資關係、以及對財務的定義上,都跟過去截然不同。在全球化與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台灣的產業、經濟、財政以及勞動政策如何與時俱進,民進黨必須有對應的答案。

  第四,台灣社會的變化。過去,台灣的民主只有一個對手,就是威權政體。但是在三次政黨輪替後,威權政體已經不再是當前台灣的政治問題。隨著解嚴之後,台灣的社會力和公民社會蓬勃發展,為民主政治帶來更多元的競合關係。政黨和社會的關係早就跟創黨時有了極大的變化。

  如何在眾聲喧譁當中,替台灣整合出前進的步伐?這是我們的課題。民進黨應該跟公民團體、第三勢力維持何種關係?如何在理想和實際之間,維持平衡,讓社會繼續前進?這些是當前的民進黨必須釐清的課題。

  我再強調一遍,當外在環境改變時,民主進步黨不能不應變。因此,本黨有必要形成新的論述,並且正確認知國內和世界局勢,透過對“民主”以及“進步”這兩個概念的重新定義,來確立黨在新時代中的方向及路線。

  今天的全代會上,我相信全國人民想要看到的,不是我們內部的爭議。全國人民想看到的是,民進黨人今天聚在這裡,有在認真思考,如何帶領台灣走出歷史所累積下來的困境。所以,我在此宣布,我會盡快啟動這一整套新論述的討論過程。我已經交代智庫,從下個星期開始,必須針對“外交與國際參與”、“區域安全與兩岸”、“國防”、“自由人權”、“政治體制”、“財經”、“社福”、“勞動”、“農林漁牧”、“教育與文化”、“數位科技”、以及“國土規劃”等十二大面向的問題,逐項進行檢討和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