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洪奇昌:美國對中國持續強大產生集體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8-05-30 00:05:03


 
  他認為,當台海關係進入美中博奕大架構下,美國對台灣就會展現更多善意。當美國表達善意,台灣就會相對更往美日靠攏,是自然的趨勢。針對台灣議題,中國大陸有底線,但是美國到目前為止並未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而是在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底下的的一中政策。美國在《台灣旅行法》、美國將台灣納入免簽證國等,對台政策上,某程度要讓台灣更朝向正常國家的空間。

  他強調,美國對台灣的空間是當中國越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美國透過他們的國內法,提昇台灣國際人格。而中共也會關切,美國會不會強化美台之間的政治關係或是軍事關係等,這也是美中關係能否改善的因素。

  至於台灣最近與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斷交,是否是美國對台灣政策導致,洪奇昌認為,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是中國大陸的既定政策,不是因為美國關係。中國底線很清楚,就是“反獨”以及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是要限制台灣的國際空間。因此,中國會從台灣“邦交國”下手。

  他表示,某種程度的“邦交國”,對台灣國際形象來講是必要,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外交打壓、緊縮,對於台海軍事緊張提昇,這都是中國既定政策。

  至於斷交兩國之後,蔡英文講話趨於強勢,洪奇昌也對中評社說,任何國家“元首”都會這樣表達,這是要凝聚社會信心,提高人民對國家信心,蔡英文出來說這樣的話可以理解。“她說這些話是對民眾信心喊話,不是要對抗中國大陸”。

  洪奇昌說,他在訪問中國大陸時,提到惠台31項政策是中國大陸單方面融合,把台灣有潛力的年輕人、教職員等吸引過去,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中國大陸可以把有國際化、全球化有競爭能力的台灣人民吸走,那對無法前往中國大陸分享改革機遇的人,對中國大陸感情又是如何?他強調,這是一種“離土政策”,未來惠台31項政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必須顧慮對多數人民的感受如何。

  洪奇昌表示,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主要是希望爭取民心,如果這是最高政策,切割台灣人民把一些人吸走,但台灣有三分之二的人沒去過中國大陸,對中國大陸根本不了解。中國刻意區隔台灣政府與人民,直接跳過政府去做單向融合的工作,但北京要思考台灣社會是民主社會、公民社會,政府本來就有角色和功能,不可能直接和台灣人民對話。而惠台政策後續還有加碼,看在台灣多數人民心中,感受上很可能與北京期待的不同。

  蔡英文帶斷交後談話,提到不再忍讓,是否對中國大陸來台人士嚴格審查,洪奇昌表示,中國大陸官員還是可以來,只要符合相關活動申請都會通過。台灣還是歡迎中國大陸,以這樣公開的方式來交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