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消磨互信 島嶼爭端成亞洲和平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4 00:49:48  


文章稱,亞洲國家的民族主義氾濫加強了地區的不穩定。
 
  文章稱,亞洲國家在解決島嶼問題上的無力增加了外界對其如何處理諸如朝鮮半島問題和台灣問題的質疑。中國日益強硬的作風加深了周邊國家對其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而輕微的摩擦動輒就會轉化為全面衝突的趨勢也為美國帶來了麻煩——美國既要安撫中國,歡迎中國的崛起,也要使用自己軍事力量的威懾來確保亞太地區是穩定的。

  文章稱,問題的解決將會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亞洲的政治家必須從削去民族主義的鋒芒開始,而誠實的教科書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未來的數十年當中,中國的崛起將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著眼點。奧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是美國展示其對盟友承諾的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是,中國需要安心,美國想要的是一個負責任的中國意識到它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不過,一個粗暴的充滿政治意味的WTO投訴就會增加中國的擔心。

  基於亞洲島嶼所引起的緊張關係,有三個直接的保障是必需的。第一個是限制衝突升級為危機的規模。如果一套行為準則可以指出船舶如何航行、發生事故後如何解決,那麼海上衝突發生的概率就會減少。如果各國政府可以在地區組織中進行常規地合作,那麼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合作就會更加容易。然而,亞洲許多的地區論壇都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已經準備好向對方妥協和讓步。

  第二個直接的保障是,重新找到沒有偏見地擱置主權爭議的方法。中國未來的領導人應該從前任身上學習相關經驗。不論是胡錦濤在處理兩岸問題時的手法,還是毛澤東和鄧小平在處理釣魚島問題時的“將主權問題留給下一代解決”的態度,都對中國未來的領導人有很大的幫助。一旦主權爭議被擱置,各國就可以從分享資源入手,或者更進一步,宣佈相關島嶼和周圍海域為海洋自然保護區。

  但是,如果沒有合作任何問題都會得到解決。所以第三個保障就是加強威懾。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的態度其實是明確的——儘管美國表示在主權問題上不設立場,但由於島嶼被日本實際控制,因此將會受到美國的保護。文章認為,這實際上增強了地區的穩定性。因為美國用自己的外交影響力阻止了衝突的升級。但是,奧巴馬當局在其它亞洲島嶼爭議上的態度卻是不明確的。

  文章稱,中國的角色已經愈加核心化。中國的領導人堅持中國日益強大的力量不會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同時也要求要理解歷史。今年夏天過後,中國的領導人及其鄰國需要掌握的是,這些島嶼衝突實際上造成了多少損失。亞洲需要從不信任的漩渦中脫離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