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李克強外訪 中國西進野心勃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8 00:53:35


11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同參觀中國鐵路等基礎設施及裝備制造展。
 
  李克強還表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中歐之間的合作並不相同。實際上,這也是必然——在參與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面的16個歐洲國家中,五個國家(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和塞爾維亞)還尚未成為歐盟成員國。中國稱自己的合作計劃為“1+16”,即中國與16個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李克強強調中國與中東歐之間的“1+16”機制旨在對中歐關係進行補充。歐洲各國部長很快注意到,中國所中東歐國家之間所有的經濟交易全部遵循可以適用的歐洲法規。

  與加入歐盟相比,這些歐洲國家可能對中國的到來歡欣鼓舞。土耳其就已經表現出類似的傾向。在被歐盟阻擋在外數年之後,土耳其表態稱願意加入上合組織。而由於歐盟去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即使是歐盟成員國,也會樂意與中國進行合作。羅馬尼亞總理蓬塔稱“願作中國進入歐盟的門戶”,就暗示出這一態度。中國媒體還注意到,羅馬尼亞尤其熱情地歡迎李克強的到來——蓬塔在機場為李克強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軍樂隊高奏中羅兩國國歌,李克強在蓬塔陪同下檢閱了三軍儀仗隊和分列式,這是羅政府20年來首次在機場舉行儀式歡迎外國貴賓。中東歐國家和中國一樣,急切渴望加強與彼此之間的合作。

  所以,中國花這樣大的氣力與中東歐國家接觸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中國“向西開放”的政策比先前設想的更野心勃勃。“新絲綢之路”將從中國一直延伸至中歐——就像古老的絲綢之路那樣。最近有調查表明,與中國有經濟關係的夥伴國常常在國際舞台上給予政治層面的支持。所以,歡迎中國並與中國經濟產生依賴的國家越多,中國在類似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中實力就越強大。

  因為中東歐國家近年來鮮有國際社會的關注,中國看到了實施自己戰略的黃金機會。中國願意在歐盟外交疲軟的空檔期中好好發力,進而收穫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