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府觀察:奧巴馬政府缺“中國通”令人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22 00:27:43


易明(中)主持與奧爾布賴特和洪博培的對話會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儘管如此,美國外交學界還是有學者抱怨奧巴馬政府的“政策漂移”,並部分歸咎於沒有得力的對華政策“高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對彭博社說:“(奧巴馬政府的)中國團隊薄弱。美國現在組織得不好,沒能將它所擁有的能力組合到一起與中國打交道。”傅立民更是直言:“誰是那個團隊的外交政策強擊手?沒有。”

  賴斯對中國事務的不熱心被一些學者視為最大的“軟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葛來儀對《南華早報》說:“你需要的是國安顧問願意花時間與中國和亞洲接觸,並且到這個地區旅行。我想湯姆(多尼隆)做得好,他不是中國通,但他振作起來,出訪那個地區,那對區域國家是一種撫慰。他們希望美國高層中有能夠跟總統直接說上話,而他們又熟悉的人關注亞洲。”葛來儀還擔心,美國外交、國防、能源、貿易各個部門都有“中國通”,卻難以協調形成合力,而更有權力的習近平對中國外交政策的主導作用比其前任更大,對美國而言亦喜亦憂。

  不過美國學界也有人看淡“中國通”對美中關係走勢的影響力。“外交關係理事會”高級研究員易明(Elizabeth Economy)就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日前她特地撰文,對奧巴馬第二任團隊缺乏“中國通”影響美中關係的說法逐條回駁。

  易明指出,蓋特納、洪博培、駱家輝更了解中國或中文不假,但問題在於這是否真給美方帶來優勢?蓋特納的中國背景是否在與中方談判匯率問題時產生了更好的結果?似乎不是。駐華大使能說中文或是華裔固然好,但洪博培和駱家輝在任時都有過棘手的時期,尤其是駱家輝的“平民化”表象更是猛遭中國媒體抨擊。相比之下,博卡斯上任至今是非卻少得多,這對於主要工作是外交的大使而言也許並非壞事。

  對於克里和賴斯對華不熱心、沒興趣的說法,易明認為,奧巴馬和希拉里已經制定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克里沒有必要再搞一套鮮明的版本,他所需要的是推進戰略實施和繼續推動美中關係,國務院在克里的指導下正是這麼做的。賴斯並非對中國一無所知,相反,據她所知,賴斯對中國相當熱心和了解。

  至於說奧巴馬政府內缺少中國問題專家,易明更認為是“荒謬”的說法。她舉例,麥艾文(Evan Medeiros,國安會東亞事務高級主任)、蒲傑夫(Jeff Prescott,副國安顧問)、周思哲(Jonathan Stromseth,國務院負責中國事務高官)、海大衛(David Helvey,亞太事務副助理防長)、施大偉(David Shear,防長助理)、袁(Sharon Yuan,財政部中國事務協調員,華裔)以及一大批研究中國的有才能專家占據著奧巴馬政府核心部門的高官位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