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南抓的魚賣不進大陸 李武龍嘆只能問高層
http://www.CRNTT.com   2018-10-18 00:07:57


台南縣區漁會理事長李武龍。(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10月18日電(記者 趙家麟)台南縣區漁會籌辦年度大型辦漁產品促銷活動,希望活絡漁村經濟、增加漁民收益,漁會理事長李武龍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大環境不好,漁民日子不好過,近海漁源枯竭、物價上漲、外銷陷入困境、天然災害補償不能完全到位等,多重因素交疊,讓台南漁業面臨了嚴峻的挑戰。

  李武龍,1976年出生,是台南前“立委”李和順的兒子,台南縣市合併前曾擔任過台南縣議員。去年底首度參選漁會理事,理事長一職也僅有他表態角逐,最後獲得15席理事一致支持通過,是台南漁會新一代的會務領導人。

  李武龍17日主持年度鮮漁產業文化促銷宣傳活動,會後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台南漁業目前面臨的幾項困境:

  李武龍告訴中評社,近海捕撈幾乎已經沒有魚可以抓了,尤其是三海哩已劃定為禁漁區,過去有一些漁民會設法有一些方式去捕撈,現在也都全部禁止,船要跑遠一點,否則,近海幾乎是抓不到魚了。養殖漁業方面,最大的困境在物價上漲與外銷陷入困境。

  “現在的飼料比魚還貴!”整個物價都在上漲,就是薪水沒漲,漁民辛苦養殖收成的漁貨,卻賣不到好價錢;有些養殖戶一季漁獲收入看似幾百萬元,但誰知道飼料就花掉了幾百萬了,能賺多少錢呢?一斤虱目魚,可能十多塊錢就盤商低價被收購了,今年的價錢又特別差,幾乎就要破底。

  李武龍說,漁民只會養魚,不養魚,你叫漁民做什麼?現在漁產品賣不到好價錢,很多漁民覺得不划算,就開始想轉型,於是,養虱目魚的跑去去養文蛤,養文蛤的又想混養白蝦,搞得收成率都不好。

  李武龍說,外銷困境是台南漁業另一個嚴峻挑戰。過去很多是銷往大陸,但現在這部分都少了很多,至於原因出在哪裡?他回答“那就只有問高層吧!”

  他接著說,過去大陸客來台,一年兩百萬人次,一年在台灣消費可達3000億,這個龐大的經費效益,現在都沒有。高層政策與大陸不合,應該是漁產外銷陷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們無法評論‘中央’政策的對或錯,重要的是,當我們關了一扇門,就要能夠開另一扇門,從其他國家開發替代商機;但是並沒有啊,這是‘中央’的問題。”

  李武龍說,在地方,面臨的是近海抓不到魚,漁塭養殖的,要面對物價上漲、天然災害;現在天然災害這麼多,但往往無法補償到位。以台南的文蛤為例,市場本來很穩定,但前一陣的豪雨,幾乎都要毀了;原來100元的東西,現在漲到300元,還缺貨;拜託“中央政府”來勘察補償,但申請補助有期限,而文蛤死亡的時間卻在限期之後,這些狀況,漁會都已經回報尋求政府補救。

  他告訴中評社,在外銷陷入困境、內需市場漁價不好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囤貨、增加銷路,漁會配合“中央政府”政策,今年出面收購漁產品;區漁會迄今已經收購了好幾萬噸並交給“中央”,配合學校、“中央”機關等進一步調節。

  另一方面,台南縣區漁會也將有加工廠,未來會收購產銷班的漁產品進一步加工處理,先往學校營養午餐的市場來補強,往後再找其他通路來拓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