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願承擔兩岸冷對抗再惡化的後果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2-27 11:00:54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時評說,武漢爆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來,在大陸的台商和有親人在大陸的台胞,不僅成為了防疫的重點對象,甚至還被扭曲和仇視成需要被戰勝的病毒。這個現象當然是源自於“反中”和“抗中”的情緒,但情勢發展到兩岸人民也彼此互相敵視的地步,可能已是四十多年來兩岸關係中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兩岸當局必須審慎地看待這個現象及其可能的發展,並克制任何可能導致“擦槍走火”的行動。 

  四十多年以前,在兩岸仍處於軍事衝突的對峙時期里,強化“仇匪”和“恨匪”意識是軍方政治作戰工作的項目之一,目的是要激發戰士的戰鬥意志。然而,“仇匪”和“恨匪”意識的建構中,還有一項重要的理想指引,那就是“解救大陸苦難同胞”,或是“將台灣實行三民主義的成就帶回到大陸”。 

  換言之,台灣在兩岸“互爭中國正統”的那個年代裡,長期執政者中國國民黨不僅教育民眾“中共非中國”,且也讓台灣民眾認知和大陸民眾間,具有血濃於水和骨肉相連的同胞感。因此,台灣民眾既清楚大陸同胞不等於中共,而且也在大陸民眾受苦難時,願意發揮“同胞愛”而盡可能地給予濟助。台灣早年設有“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組織,就是那個時代下的產物。 

  然而,四十多年以來兩岸間的軍事對立情勢緩解,甚至還到了兩岸的人民和政府彼此間可以交流互動與合作的新境界。期間,雖然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兩岸關係有了變化,但當時的“對立”還不至於像現今如此的“對抗”。 

  更大的不同是,此刻不僅已非“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的對立,甚至已到了兩岸民眾互相敵視與仇視的地步。民進黨全面執政三年多來,兩岸民眾間已無同胞感,連帶也使台灣內部營造出防範潛在“中共同路人”與“賣台”的恐怖氛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