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秦嶺調水,長江黃河“握手”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6:39:27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據新華網報導,峰巒如聚,蒼翠欲滴,滔滔江水穿秦嶺。

  7月16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實現先期通水。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引來的江水,穿過近百公里的秦嶺輸水隧洞後,最終將補給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從而實現長江和黃河在關中大地成功“握手”。

  鑿秦嶺,打隧洞,鏖戰10餘載。一泓清水背後,是潤澤關中、解渴陝北、帶動陝南的世紀工程;是人類首次從底部橫穿秦嶺、施工難度世界罕見的超級工程;亦是為魚兒“修道”、為動物“讓路”的生態工程。

  16日上午,秦嶺腳下西安市周至縣,隨著引漢濟渭黃池溝分水池的進水閘門緩緩開啟,源自漢江的清澈水流,在秦嶺輸水隧洞里經過12個小時的漫長旅程後,進入黑河金盆水庫西安供水管線,實現引漢濟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
  “引漢濟渭是陝西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潤澤關中、解渴陝北、帶動陝南,意義深遠。”陝西省水利廳廳長鄭維國難掩激動之情。

  世紀工程折射著一個西北大省的水資源困境:陝西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全國總量的1.48%,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並且全省71%的水資源集中分布在陝南地區,而土地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占全省65%、77%和90%的關中和陝北地區,水資源量僅占全省的29%。

  曾遭遇過“水荒”的西安市民感受更為深切。“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時一停水就是好幾天,水壓也不夠,半夜起來排隊接水的場景歷歷在目。”70歲的西安市民郭宏說。

  為破解陝西水資源總量長期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的難題,陝西也曾多次實施水利工程,但缺水問題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為改變這一狀況,經國家有關部門批覆,2011年底,引漢濟渭工程正式開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