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成就
http://www.CRNTT.com   2024-05-01 17:56:28


 
  2015年9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要節點,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倡議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位一體”的總體框架: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13]

  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14]“五個世界”總目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化拓展,為人類未來描繪了更清晰的圖景: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五位一體”的總體框架和“五個世界”的總目標,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立體而豐富,為人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中國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走出一條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與國交往新道路。中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呼籲各國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中國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追求。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淵源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極富科學性的思想體系。它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的科學運用,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通結合的智慧結晶,同時也反映了人類不同民族長期形成的文明成果和價值認同。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理論成果,它的理念基礎和內在邏輯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一脈相承。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人是類存在物”。他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這篇論著中也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類生命的綻放,衹有在共同體中才能完成。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衹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衹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共同體符合人的類本質的內在要求,是人的類本質的必然顯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