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16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04-22 00:02:28  


 
  本期“兩岸”專題刊發了《台方“限禁水域”的由來、性質及應對建議》《當前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虛實分析》三篇文章。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明傑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海洋戰略與法律創新團隊雙首席科學家張海文聯合發表的《台方“限禁水域”的由來、性質及應對建議》一文介紹了“限禁水域”的由來以及台方劃設“限禁水域”的經過,分析了“限禁水域”的性質以及圍繞“限禁水域”的執法實踐,並對“2·14”事件後續處理進行了分析並提出建議。

  福建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凌斌在《當前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一文中表示,當前,國際局勢風雲激蕩,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美國加大打“台灣牌”力度,民進黨當局持續倚美謀“獨”,阻撓、限制兩岸融合發展。面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台海局勢,大陸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原則底線,推出一系列反“獨”促融舉措,強力震懾謀“獨”挑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在三年新冠疫情與外部環境變化影響下,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主要表現在:台灣民眾對兩岸未來“和戰”走向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其統“獨”立場仍呈現“維持現狀、拒統趨獨”態勢;支持兩岸交流合作與對話溝通是台灣主流民意,但島內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度亟待提升。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世代赴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尋求發展機會的意願止跌回升,但他們對於兩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擔憂和顧慮,對於大陸惠台政策存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呈現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徵,台灣民眾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以何種態度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將對兩岸關係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華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令豪在《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虛實分析》一文中表示,學界圍繞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分析論述已然實現價值確立和議題鋪陳,並形成基本的概念範疇和理論體系,但由於對其內涵探討尚未達成總體共識,對於現實中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特徵事實、有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等實證問題,目前的研究關注度還明顯偏低。已有研究大多對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理念的詮釋意味濃而實證力度弱,還無法在形而上的理論建構與形而下的事實反饋之間建立緊密關聯。未來有必要針對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進程的關鍵實踐點做更細緻跟蹤考察,推動學理論述由“虛”向“實”,不斷提升學術研究的現實效力。

  本期“港澳”欄目刊發了《新時代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路徑策略》《“一國兩制”白皮書十周年:央港權力關係回顧與前瞻》兩篇文章。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艶華,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生李子文,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榮健欣在《新時代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路徑策略》一文中表示,長期以來,香港發揮著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一國兩制”下香港繼續保持高度自由開放、同國際規則順暢銜接的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好“八大中心”的新定位。但是,受內外部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造成香港經濟全面承壓,俄烏衝突加劇了香港金融體系輸入性風險,數字化時代香港“超級聯繫人” 功能有所衰退,產業發展的本地化訴求與區域化分工存在矛盾,內部政治社會穩定的不確定性因素遲滯香港人心凝聚,政府與社會治理架構難以解決深層次矛盾,鞏固提升香港競爭優勢面臨不可忽視的挑戰。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構建我國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中,香港應強化政治社會治理,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功能平台形成錯位產業合作,繼續扮演好“超級聯繫人”的功能與角色,形成與內地其他開放平台的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在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地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